“政府還包車送我們去工廠,一個月下來有5000多元的收入。”前不久還在為找不到工作發愁的安順市關嶺自治縣關索街道大橋村村民羅輝,原本以為今年無法出門打工了,但經過縣紀委監委精准監督,督促縣相關部門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對接對接,幫羅輝在青島找到了工作崗位后,他激動地說道。
這是安順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扎實開展“嵌入”監督,助力農村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的一個縮影。
為充分發揮就業扶貧助推脫貧攻堅的積極效應,全面鞏固脫貧實效,確保脫貧不返貧,連日來,安順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最后的總攻殲滅戰,主動作為、靠前監督,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建立“雙台賬”、落實“雙責任”,助力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就業。
連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紛紛組建監督檢查組,下沉一線、不聽匯報、直插現場,圍繞底數摸排核實、對接服務、就業人數開展走訪督查,了解惠企惠民政策和脫貧攻堅“四個不摘”落實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及時制定措施、推動整改,以強有力的監督,解決問題、破除梗阻,助力貧困群眾返程返崗和務工就業。
精准對接用工需求,服務保障貧困群眾返崗就業,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蹲點式”“嵌入式”監督,督促有關部門加強勞務輸出地和輸入地精准對接,有序推動返崗復工。
為壓實職能部門責任,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崗就業,市紀委監委各派駐紀檢監察組通過與市直相關部門溝通交流,採取下發工作提示、查閱有關資料、下沉基層明察暗訪等方式,加大監督力度、緊盯重點環節,聚焦職能部門服務企業達產增產、復工穩崗等情況,深入開展監督檢查。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穩定的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舉措。”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是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下步將監督檢查探頭聚焦到勞務輸出組織和服務部門履職盡責上,督促推動各項惠企惠民政策的落地見效,發揮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輻射效果。(安順市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