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資艷萍建議:

將反家暴納入教育機構在職人員培訓

2020年05月25日14:23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國對兒童的暴力有85.3%來自家庭。全國婦聯2013年出版的《新時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研究》中顯示,10~17歲兒童遭到父親和母親家暴的分別為43.3%和43.1%。”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衛生院副院長資艷萍用一組數據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展示了家庭是兒童遭受暴力的主要來源。

  “而如何保護兒童免遭家庭暴力,學校、幼兒園無疑是重要一環。”資艷萍說。為此,今年全國兩會,她提交了一份《關於切實開展反家暴教育和激活強制報告制度的提案》。

  資艷萍介紹,2016年3月1日反家暴法開始實施,當天教育部率先發布了《幼兒園工作規程》,貫徹反家暴法的規定,要求“幼兒園應當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開展反家庭暴力教育,發現幼兒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應當依法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但實際工作中,幼兒園、學校開展反家庭暴力教育的情況如何,尚無具體的信息,強制報告制度方面的進展,也主要體現在教育部和其他部門以及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先后下發的多份配套文件中。” 資艷萍說,但這些文件主要局限於困境兒童或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而沒有覆蓋各級各類幼兒園、學校,即沒有覆蓋所有兒童。而且沒有具體的報告規定,包括沒有明確的報告方式和報告時限,沒有問責措施,不利於報告主體履行義務。

  因此,資艷萍建議教育部盡快擬定指導性意見,以便於托幼機構和各級教育機構開展性別平等和預防家庭暴力教育。“建議幼兒園和普通學校/專業每年不低於4學時,師范、新聞傳播、法律、公安、醫療護理、社工等專業,則需要開設性別平等和反家暴必修課或專業選修課。”

  此外,資艷萍建議將反家暴內容納入對教育機構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幼兒園、中小學教職員工的入職培訓和常規培訓中,需要納入識別、處理家庭暴力(包括履行強制報告制度義務)的內容,並作為對教育機構的評估指標之一。” 資艷萍說。

  對於如何進一步落實強制報告制度,資艷萍建議出台相關措施,包括從發現兒童受暴或疑似受暴到提交報告的時限、方式和程序,將應報告而未報告的責任具體化以利於落實和問責。同時確立履行報告責任時的豁免條件和相應的獎懲措施,包括在教育機構及其負責人的評估指標體系中,納入包括性別平等和反家暴教育、強制報告的知曉和實施情況。(文/張明芳)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