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參加全國兩會的貴州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是對內蒙古的要求,也是對貴州和全國的要求,我們要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緊密結合貴州實際,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工作之中,為人民謀幸福,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李建代表: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發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一種發展思想,也是一種發展理念,是新時代背景下‘為人民服務’理念的彰顯。”談及如何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說。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展現出的中國力量、中國智慧、中國精神,讓代表委員們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成為本次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口中的高頻詞。在李建看來,脫貧攻堅最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貧困群眾由於種種原因增收較為困難,是社會中最需要幫助和關心的群體,他們的增收脫貧需要黨委、政府以及全社會給予支持幫助。”
李建說,脫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持久工程,需要攻城拔寨,也需要慢工細活。“就是因為難度大,所以脫貧攻堅干得好不好,最能夠檢驗我們是不是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李建給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貴州省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23萬減少到2019年的30.83萬,貧困發生率從26.8%降低到0.85%。“這是近年來貴州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取得的優異成績。我們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現在是全國減貧人數最多的省份,貴州貧困的標簽即將撕去。”
李建很有感觸地說,無論是就業扶貧、產業扶貧,還是實施挂牌督戰、政策兜底等,貴州都根據實際,具體深入分析問題,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體系和方法,很多工作做得非常細致,目的就是要讓貧困群眾脫真貧、真脫貧。
當前,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決戰決勝關鍵階段。如何攻克剩下的貧中之貧、艱中之艱?李建表示,主要從四個方面著力:一是整改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突破口,補短板強弱項﹔二是抓好挂牌督戰,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解決深度貧困問題﹔三是大力發展產業,鞏固群眾的增收基礎﹔四是推進勞務就業,要摸清底數、組織就業,除組織到東部發達地區就業外,貴州還通過產業革命、重大工程項目、社會公益等開發儲備了43.3萬個崗位。
李建表示,貴州同時還要落實好“四個不摘”要求,按照“力度不減、政策不變、責任不鬆”原則,打好基礎工作、易地扶貧搬遷、產業就業、集體經濟、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戰,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讓貧困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余留芬委員: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讓全國政協委員、盤州市淤泥鄉岩博村黨委書記余留芬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余留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求真務實,催人奮進,既是對兄弟省份的重要指示,也是對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做好貴州工作的重要遵循。“我們必須認真學、深入學、反復學,緊密結合貴州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以苦干實干業績在大考之年寫好答卷。”
“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余留芬說,隻有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我們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位。
余留芬介紹,現在,岩博村不僅形成以白酒為代表的酒類產業集群,還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發展2000余畝刺梨套種黃精的高效種植業和2萬余畝的高粱種植,發展成為酒糟、養殖、有機肥加工、種植、釀酒等循環產業鏈,惠及2萬戶村民,摸索出一條“利用優勢、發展產業、擺脫貧苦”的發展路子。
余留芬表示,如今岩博村年人均純收入達2.2萬余元,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走向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村黨委書記,有責任帶領大家夯實基礎,鞏固脫貧成果,預防返貧和新貧困群體的產生。
“當然,如何振興、如何發展,一切得廣大老百姓說了算。為此,我走家串戶開院壩會汲取民意,從大家的意見中整理發展思緒,希望將岩博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成果和經驗。”余留芬說,今年的全國兩會結束后,她會第一時間回到家鄉,和大家一起在田間地頭努力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查艷代表: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經濟發展受到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也遭受沖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貴州省腎臟泌尿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查艷說,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查艷說,在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中,我們以提高收治率和救治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為目標,始終堅持“四早、四集中”,提高治療效果。“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及時發現和隔離病毒感染者,將防控關口前移,就能有效地阻斷疫情的擴散蔓延。“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將重症患者集中到綜合實力最強的醫院進行救治,集中優勢資源和專家力量,按照“一人一策”的多學科、綜合的個體化診療,著力做好重症患者治療工作,就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這都是圍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來制定的政策。
查艷說,疫情防控中的“人民至上”不僅體現在對患者的救治和疫情的防控上,同樣體現在對醫務人員和參與聯防聯控人員的保護上。疫情發生以來,“院內零感染”一直是我們在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必須堅守的底線。
“貴州還迅速開展了集中核酸檢測,這同樣也是‘人民至上’的體現。”查艷說,開展應查盡查、願查盡查的集中核酸檢測,就是為了保護受檢人員自己和他們周圍人的身體健康。
而當疫情發展形勢逐漸穩定,貴州2月10日在全國率先召開全省脫貧攻堅誓師大會,隨后又陸續取消省內交通卡點、啟動推進復工復產和復學復課。查艷說,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必須要讓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得到恢復,這也是圍繞“人民至上”做出的決定。
查艷認為,除了從組織保障上要時刻以人民為中心,在科技發展方面也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不僅正加強研發疫苗和新的藥物來提高我們對疾病的防控能力,還應進一步加強公立三甲綜合醫院的實力。在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無論是救治、防控還是物資保障,公立三甲綜合醫院都是“主力軍”,因此,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還是要“強三甲”,“平時”承擔重大疾病防治的任務,“戰時”則到最前線。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要讓它們挑起大梁,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羅玉平委員:讓市民充分享受城市發展紅利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今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實業向上、推動城市向前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全國政協委員、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玉平表示。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根貴州、回報貴州。”羅玉平表示。
中天金融集團成立於1978年,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是貴州省內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民營企業之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羅玉平帶領企業率先捐贈500萬元用於抗疫物資採購,中天金融集團聯動成員企業累計捐贈1150.43萬元,通過全球渠道採購醫療物資,支援貴州疫情防控,彰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與擔當。
在貴州疫情得到控制后,羅玉平帶領中天金融集團穩步推進投產達產,努力推動實業向上、推動城市向前。積極參與城市棚改、城市更新項目,中天金融集團通過盤活存量用地,升級改造老工業區,推進城鄉“三變”改革與產業發展結合,力求形成政府、企業和百姓“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發展格局,追求實現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讓更多企業職工、貴陽市民成為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充分享受城市發展的紅利。
在羅玉平看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聚精會神促進企業發展,一心一意推動生活向好。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際,尤其凸顯社區管理、物業管理的價值所在。作為貴州本土管理規模最大、涉獵業態最豐富的專業化物管企業,中天金融集團推動旗下物業服務持續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躍遷,精心服務貴陽50萬+市民,高質量供給與社區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人文、多元化服務。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許邵庭 李薛霏 杜朋城
王穎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