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同樣是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的聚焦,從而形成一個又一個熱點話題和熱詞。每一個熱點話題都是一面鏡子,每一個熱詞都是一個音符,透過連日來見諸媒體的代表委員所關注的熱點話題和熱詞,在變與不變中,我們得以窺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聆聽社會發展的脈搏。
“疫情讓每個城市迫切需要一個像城市大腦的‘統一控制中心和指揮決策中心’”“要防止因疫情影響,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優勢成為規模風險、規模效益成為規模損失”……兩會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召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成為代表委員高度關注的話題。高熱度背后,是全社會的熱切期待。透過戰“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完善提升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必將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迎戰大考,推動各地各部門積極作為、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保企業生產、穩中國制造”“保基層運轉是一個長效工作,需要我們廣大基層干部在實踐中逐漸探索,也是基層治理精細化創新的重要契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加大“六穩”工作力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同時扎實落實“六保”任務,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穩住民生底線。代表委員們圍繞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紛紛建言獻策,體現著濃濃的人民情懷,既是推動工作,更書寫了人民當家做主的生動實踐。
“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對於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意義重大”“民法典關系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對我們國家的法治宣傳,依法治國帶來非常重要的意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充分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權力機關作用,積極開展各項立法工作,今年因民法典草案將交於全國人大會議審議表決而有了“新看點”。民法典是社會的基本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部完整、科學、與時俱進的民法典,必將為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此次全國兩會不同尋常,有變化的新的熱門話題,也有不變的關切。人民網日前發布的2020年全國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顯示,繼2018年、2019年后,“正風反腐”連續第三年居熱詞榜首﹔把時間線再拉長,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全面從嚴治黨重大戰略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續推進,正風反腐始終居於兩會話題高位。“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打鐵必須自身硬”……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面對復雜的執政環境,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持之以恆地加強作風建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雙勝利”,必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狠抓落實,作風建設是重要保障。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庄嚴殿堂,黨的主張、人民的意願、國家的意志在這裡交融。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力,激發全體人民的共同奮斗和作為,我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顯著優勢轉化為更大的治理效能,創造更大的輝煌。(文/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