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黎平:“殘疾哥”創辦私立醫院吸納300多名優質醫護員

2020年05月21日14:42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圖為殘疾人晏正碧創建的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吳志培 攝
圖為殘疾人晏正碧創建的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吳志培 攝

“我們晏總雖是殘疾人,但身殘志堅,主動丟掉黎平縣人民醫院的‘鐵飯碗’,通過創辦私立醫院養活了我們醫院醫護人員300余人,他有擔當、有善心、有大愛、有奉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談到晏正碧時,副院長楊秋自豪地說。

身為殘疾人的晏正碧,1992年畢業於黔東南職業技術學院﹔1992年至1997年在黎平縣人民醫院牙科當醫師﹔1997年至2007年停薪留職在黎平縣城平街創辦門診﹔2007年扔掉“鐵飯碗”辭去黎平縣人民醫院的所有工作,創建黎平紅十字愛民醫院,親任企業法人。

今年52歲的晏正碧,先天並不殘疾,他在剛滿兩歲的時候,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考驗。由於當時缺醫少藥,原本生下來身體就白胖健壯的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疾病,造成右腿終身殘疾,走路腳尖點地,一瘸一拐,苦不堪言。每天上學放學全靠姐姐、哥哥和父母輪流背送,每天生活起居全靠姐姐、哥哥和父母輪流伺候照顧。想著自己的這副模樣,看著親人為他的學習生活整天操勞,起初他感到十分內疚和痛苦,在經歷了親人們的精神鼓勵和身體的雙重掙扎之后,他徹底地從自悲和痛苦中走出來,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文化知識,立志長大后要當一名好醫生,創辦一所好醫院,解除病人痛苦,保障人民健康。

2007年,在“背上長大”的晏正碧,滿載著“解除病人痛苦”的願望,在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決然地辭去了他在黎平縣人民醫院的所有工作,首先在黎平縣城純銀家園內承租了一家民房,開始創辦了黎平紅十字醫院,開放病床32張,全院設有門診部和住院部,聘請醫護人員30余名。隨后,2010年貸款收購黎平侗鄉醫院,新增床位100余張,2014年在黎平縣城西門橋處新增住院病區。2019年6月,在黎平縣德鳳街道曙光大道人工湖旁建成醫院新大樓,業務用房40337.11平方米,集“醫療、急救、保健、康復”於一體,成為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民政“優撫對象”定點醫療機構。同年10月,該院升格為二級綜合醫院,核定床位300張,設有外科、心內/腎內科、綜合/內分泌科、兒科、骨科、婦科、血透室等科室,醫務人員擴展到300余人,其中聘請各地三級甲等醫院醫學專家20余人,臨床醫師100余人,護士130余人,行政后勤人員40余人。

由最初解決就業人員30余人到現在的300余人,晏正碧嘔心瀝血,經歷了很多的坎坷,沒有人知道他創業背后的辛酸。但,想到人民群眾的健康,盡管從醫路上遇到困難,他創業的決心從沒有消停過,心裡時刻裝著病人,處處為病人著想,每當患者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伸出援助之手,幫助病人度過難關。

2014年,有個羅奇盼的小姑娘(當年9歲),家住黎平縣茅貢鎮中閃村,患有“巨大腎母細胞瘤”,瘤重10余斤,曾抱著“大肚子”到過幾家醫院治療,后終因家庭困難而不能切除,在幾乎絕望的情況下,她的父母哭著送她轉到黎平紅十字醫院。目睹這苦命的小女孩,晏正碧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當天就召集院內所有主治醫師及時會診,並立即擬出一個可行的治療方案,決定免費為其動手術,免費為其提供住院服務。這個小姑娘康復出院后,晏正碧考慮到她家的實際困難,還自己掏腰包送其路費讓他們平安回家。

“我們醫院有時看病的人多了,排隊需要很長的時間,特別是低血糖的患者,他們很可能會因為站得太久低糖而暈倒,為服務好這類病人,盡管院裡困難,我們晏總仍然願意慷慨解囊,他不做交易、隻做公益,吩咐后勤人員為患者每人贈送兩個包子,以避免低糖病人暈倒。”該院后勤廚師陽書祥如實說道。

“行醫28年的晏正碧,對病人如親人,始終要求醫護人員要抱著誠懇的態度,耐心地與病人及家屬做好溝通,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幫助病人解決困難,解除病痛,因為看到病人康復出院,是他最開心、最輕鬆的時刻,有時候他看到病人家庭困難時,還特地囑咐我們免費為病人做手術,並組織院內所有醫務人員捐款為病人解決生活費,讓病人安心養病。”該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秀碧說道。

晏正碧時刻不忘技術人才的培養。建院以來,他除了注重醫德醫風外,先后選派醫務人員到廣州、北京、上海、湖南等地三甲醫院進修學習214人次,提高醫院醫療水平。同時,為加強醫院醫資力量,他不惜重金從全國各地三甲醫院聘請醫療專家20余名充實醫院各科室技術力量,醫院完全攻克了胰十二指腸、肝葉、腎母細胞瘤等高難度切除術,為群眾解決了“看病遠”“看病難”難題。

他熱心公益和慈善事業,先后幫扶黎平縣聾啞學校創建醫務室﹔幫扶黎平縣口江鄉麻風村衛生室藥品器械﹔資助縣內各村寨民族文化建設﹔組織院內專家下鄉開展義診活動6000余次﹔幫扶貧困學生25名、專項扶持貧困學生21名,共計資金61000元﹔救助社會弱勢群體629人次﹔開展醫療救助減免35萬元﹔參加社會公益,參與捐款、捐物達100萬元。

退役軍人的健康,是晏正碧最大的牽挂。創辦紅十字醫院以來,黎平縣境內所有退役軍人中,無論年齡高低,無論哪個患了什麼病,凡是到他的醫院辦卡並住院治療的,費用除了國家減免部分外,剩余非報銷部分他個人另外減免最高可達1000元,展現了一名殘疾醫者的非凡大愛。

“看到更多的病人坐起來、站起來、走出醫院去,回到社會、回到家庭健康幸福地生活著,看到弱勢群體得到幫助,看到貧困學生得到救助順利完成學業,這是我最大的心願,也是我奮斗的目標和工作的動力。”談到醫治病人、救助弱勢群眾體和貧困學生時,晏正碧這樣說。

了解晏正碧的人,都知道他獲過幾項殊榮。2013年榮獲“貴州省第五屆創業之星稱號”,2014年榮獲“黔東南州紅十字會系統優秀工作者稱號”,2016年榮獲“貴州省黔東南十大創業領軍人物稱號”。但,這些殊榮,對於他來說,隻代表過去,因為現在身為企業法人的他,還要繼續走好他的從醫路、創業路,還要繼續為社會做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晏正碧的醫院在效益方面遇到了一些“曲折”,盡管前景不容樂觀,全院醫務人員300余人,月工資100余萬元,他貸款照常發放,從不拖欠。截至目前,他已整整堅持了4個月,貸款了400多萬元,創業精神非一般人所能及。

“300多醫務人員就業,意味著300多個家庭的收入就有了保障。如果醫院破產了?跟了我多年的員工,他們怎麼生活?病人來找我看病又怎麼辦?我真的不忍心員工跟著我並肩戰斗多年后而失業,病人來找我看病后而失望,現在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養活這300多名白衣天使。”談到為何創辦醫院的初衷,提到為何貸款發放工資時,晏正碧這樣說。(作者系吳志培)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