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窩地巴掌田”上建起五彩幼兒園

2020年05月20日08:5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5月19日一大早,重慶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駐城口縣沿河鄉工作隊隊員楊勛平和同事來到鄉裡兩江中心幼兒園,和鄉紀委干部一起檢查開學准備情況。

推開校門,一個五彩幼兒園映入楊勛平的眼帘。藍色的是教學樓、粉色的是食堂、黃色的是辦公區,教室裡配套設施齊全,每班區分教學區、午睡區、衛生間、更衣室,教室外還專門開辟了幼兒活動場地。

“真是比一些城裡的幼兒園還漂亮。”楊勛平說,“三年前我剛到秦巴山深處的沿河鄉時,這裡是市裡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全鄉沒有一所幼兒園,鄉中心小學給了一間教室開幼兒班,小娃兒們都擠在一個小教室裡。”

楊勛平是兩江新區紀工委副書記、監察室副主任。也是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駐城口縣沿河鄉工作隊的一員。

直轄之初,重慶將市級部門、工商企業等單位組成21個市級扶貧集團,市紀委監委機關牽頭兩江新區等15家成員單位組成了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2014年開始負責對口幫扶城口縣。

到沿河鄉后不到三個月,楊勛平和其他駐鄉工作隊成員走遍了6個行政村35個組。一次走訪中,楊勛平了解到村裡沒有幼兒園的情況。他立即趕往鄉中心小學,看到小小一間教室裡擠滿了60多個年齡相仿的小娃兒,他忍不住鼻子一酸。

鄉中心小學校長告訴楊勛平:“學校實在拿不出多余的教室給孩子們了。縣裡鄉裡倒是計劃修幼兒園,但資金缺口還不小呢。”

楊勛平立即向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匯報。2018年8月,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成員單位籌措落實專項幫扶資金200萬元,資金缺口很快到位。

但資金到位僅僅是萬裡長征第一步。沿河鄉山高坡陡,土地貧瘠,全鄉111平方公裡卻僅有1.8萬畝“雞窩地巴掌田”。“建設用地去哪裡找?村民願不願意支持?老實說,這些問題一開始我們心裡也沒底。”楊勛平說。

他走遍場鎮周邊所有地方,終於在紅岩村一處半山坡找到一塊較為平整的土地。經過與縣教委,鄉、村干部反復論証,這塊土地很適合用來建幼兒園。

可是,幼兒園選址涉及征用五戶村民的承包地,村民們一開始都不同意。駐村工作隊成員一戶戶上門走訪,做思想動員,解釋補償政策。

“鄉裡鄉親很多人家都有小孩子。現在城裡孩子都在幼兒園學習、玩耍,咱們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啊。”

“兩江新區最近同意劃撥60萬元成立‘兩江圓夢’教育發展基金,專門用於資助咱們鄉的貧困家庭學生。市裡區裡這麼重視娃娃教育,我們也不能拖后腿啊。”

“你們放心,干公家的事佔用了你們的地,一定會給你們應得的補償。”……

楊勛平和同事從教育扶貧的重要性出發,反復進行勸說,五戶村民終於同意讓出土地。2018年11月,幼兒園正式開工建設。

項目工程一開始,市紀委監委扶貧集團駐鄉工作隊就為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劃出了紀律“紅線”:咱們的教育扶貧工程項目,絕不允許有人借機斂財、中飽私囊。

駐鄉工作隊還和縣、鄉兩級紀委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督促主責單位及時處置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確保扶貧政策落地落實。

“幾個月過去了,幼兒園施工怎麼還在打基樁?”有群眾反映幼兒園施工進度緩慢的問題后,楊勛平第一時間到現場核實。

由於幼兒園選址地處半山坡,大型機械無法展開,隻能採用人工作業。為提升幼兒園的安全系數,施工單位將每根基樁打入地下平均25米,比正常施工深2倍。原來是施工的難度影響了施工的進度。了解清楚情況后,楊勛平和駐鄉工作隊及時向舉報群眾做了解釋和反饋。

今年3月,兩江中心幼兒園建成,具備接收60多名學齡前兒童入讀的條件,正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做好6月初開學准備。

當楊勛平來到自己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周加玉家中走訪時,周加玉5歲的小女兒高興地說:”楊爺爺,新建的幼兒園好漂亮,我好喜歡呀。”

“真是不容易呀。溝壑縱橫、山高坡陡的沿河鄉終於有了幼兒園,也難怪大人和孩子們都這麼高興。”楊勛平說。(通訊員 鄭興林 胥函欣 || 責任編輯 周振華)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