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王春霞 發自北京 5月19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2019年10月9日,中央政法委與教育部聯合啟動“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專題系列講座,40余位中央和省兩級政法機關省部級領導干部走上高校講台。自2019年10月18日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和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先后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鄭州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進行5場授課,數千名師生聆聽講座。
據介紹,每場講座都專門預留互動時間,張軍、孫謙均回答學生現場提出的有關中國法治的熱點問題。
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王慶耀提問張軍檢察長,“大連一個未成年人殺人的案件在網上引起了比較大的爭議,對於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未成年人保護,您有什麼看法?能不能擴大學生代理案件的范圍,或者說在全國更大的地域之內施行?”
“這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還不滿14周歲,依法不承擔殺人的刑事責任。案件披露后,老百姓都關心,當然司法制度、法律制度也關心。”張軍說,立法機關正在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接下來的審議中肯定會討論到這個問題。
張軍接著說,實踐中,我們對未成年人違法涉嫌犯罪因為年齡不夠而不追究的管理教育,現在制度建設上、執行上都還有不足。在這方面法律也在完善中,未成年人保護法由70多條修改變成130多條。最高檢專門成立第九檢察廳——未成年人檢察廳專門做這方面的工作,既堅持教育、挽救、改造,也要依法嚴懲嚴重違法犯罪,既“寬容”也不“縱容”。
關於法律援助的提問,張軍說,法律援助過程中的公民代理制度,實踐中是有爭議的,司法機關希望更加規范。這項制度隻能是越來越嚴格,而不應該越來越寬泛。義務代理,當事人接受,當然可以。制度的建設效果,是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司法機關正在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有個界限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制度建設著意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