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道德智能的教育,會讓孩子步入歧途

2020年05月18日09:16  來源:中國婦女報
 

■ 孫雲曉

我一向認為,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健康人格。

韓國前教育部長、首爾大學教育專家文龍鱗教授說,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將無法適應10年后的社會,我不僅完全同意這個觀點,甚至認為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已經難以適應今天的生活了。

那麼,什麼是道德智能?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任有志(化名)是西北某縣一所普通中學的初三學生,年僅14歲。兩次模擬考試成績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一天,班主任告訴大家,學校有一個保送到市重點學校的名額,究竟誰能獲得機會,將由最后一次模擬考試的成績決定。

任有志心裡既緊張又興奮,但同班同學陳光(化名)的學習成績一直在他前面。這令任有志糾結,內向的他沒找人傾訴,最后得出一個結論:隻有讓競爭對手下去,自己才有可能上來。

一個星期后的星期一,在宿舍裡,任有志把老鼠藥放到了陳光的面條裡。沒想到,另一位同學楊墨(化名)也吃了一些面條。結果兩位同學都中毒身亡。

最終任有志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同年10月,他被送往某未成年人犯管教所服刑。

在記者採訪他時,任有志說:我希望跟我同齡的莘莘學子說,不要步我的后塵,也不要用我這種愚蠢的方法解決人生中的問題,必須得用正當的方式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是極個別的案例,相信一般青少年不會這樣做。但偶然性往往為必須性開辟道路。也就是說,在這一個別案例中,蘊藏著很多極為普通的常見的因素,如渴望成功、害怕競爭、難以克制等等,這是相當多的孩子都可能具有的心理特點。而如何處理這些矛盾,正是道德智能水平的差異。

談到道德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是說人的覺悟水平,可在文龍鱗教授看來,對孩子來說,道德首先是一種智能,是一種需要專心培養的能力。

道德就是在人與人相處時,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規范和判定是非對錯的標准。因此,道德智能就是判定是非的能力,進一步說,就是在自己的倫理信念的支配下,拒絕不正當或不良行為的能力。這種能力包括同情並關心別人痛苦的能力、調節自己情緒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與自己不同觀點的能力、尊重別人的能力等。這種能力會讓你擁有高尚的品格。有了這種能力,還能讓你成長為一個頭腦清醒、胸中充滿激情的人。

實際上,世界上很多學者都以為道德能力是適應未來的關鍵能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解釋了人類面對21世紀需要具備的五種思維能力,如條理性思維、綜合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尊重的思維能力和道德思維能力。

他以為,道德思維能力反映的是人作為不同角色的適應能力,其中包含了美德、責任感和道德感。

實際上,尊重也是一種道德思維能力。這位以多元智能理論著稱於世的學者指出,在當下社會,事物瞬息萬變,時間和空間概念都會隨技術的發展而迅速地發生變化,市場變得越發強大,而且缺乏一種氣力去改變它,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面對的挑戰就是如何把美德、責任和道德結合起來運用。

我們來分析一下,作為一個學習成績一貫名列前茅的學習尖子,任有志的悲劇不正是道德智能水平低下嗎?可惜,當他意識到自己是用一種愚蠢的方法解決人生中的問題時,他已經是一名殺人犯了,要面對19年的漫長刑期。

當我們為任有志等犯罪少年的悲劇惋惜的時候,更應當想到家庭與學校的責任,想一想,我們究竟給了這類少年什麼樣的教育?

毋庸諱言,中國長期存在著“教育荒廢”的傾向,即表面上看把教育抓得很緊,而實際上真正的教育如道德智能與健康人格的培養往往被忽略,這種現象在家庭教育中尤為突出。

(作者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