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社會治理 老舊小區華麗轉身

——大營路街道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0年05月14日09:27  來源:貴陽日報
 

5月9日一大早,家住萬江小區24棟居民譚斌富又開始了“每日例巡”,路過新落成的休閑涼亭,“小區改造讓生活更美好 文明城市讓居民更幸福”的橫幅格外醒目。“政府出資為咱們改造小區硬環境,街道和居委會出力幫大家改善軟文化,我也要為小區治理出上一份力。”77歲的譚斌富說。

譚斌富的話,道出萬江小區居民的心聲。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基礎,在大營路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萬江居委會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以黨員凝聚群眾力量,探索形成“黨建引領、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躍上新台階的同時,老舊小區的軟硬件環境也迎來“華麗轉身”,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主動性更高,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延伸組織觸角

陣地搬到家門口

走進萬江小區院落,遠遠就能看見文化長廊上“黨群服務站”的紅色牌子,旁邊是“睦鄰亭”“幸福驛站”,黨建元素和黨建文化氛圍十分突出。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黨建工作要與時俱進。”萬江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母英表示,小區變化這麼大,根本原因在於通過黨組織的精准指導,實現公共服務與物業服務的循環聯動,物業黨員服務更及時,小區業主訴求更順暢。

作為二十多年的老舊小區,萬江小區曾出現一些管理漏洞。為補足短板,萬江居委會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志願服務、文化傳播、群眾工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探索小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途徑,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四有”標准,建立了院落一支部、院落二支部、院落三支部,參與居委會支部管理,進一步延伸組織觸角,把黨建陣地搬到群眾家門口。同時,優先將黨員作為小區業委會成員推選對象,實現了黨的工作在小區全覆蓋。

以黨建為引領,萬江小區逐漸匯聚多方力量,吸納小區志願者、院落長等群體,先后成立小區自管會、治安巡邏隊、志願服務隊等組織,構建起多元開放包容的小區治理新格局。

探索聯建模式

提升群眾獲得感

“以前小區裡有文化隊、舞蹈隊、書畫隊,在黨員的帶領下,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也高。但受支部多數黨員年齡結構偏大的限制,文化隊先后解散了。”今年3月17日,大營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周雪帶隊到萬江居委會調研基層黨建情況,支部成員道出困惑。

“中天書畫院的文化氛圍很好,小區和書畫院距離很近,能不能想想辦法共享資源?雖說支部老黨員偏多,但還是不斷有青年黨員加入進來,我們要激發動力,讓惠民舉措延續。”周雪回應。

“聯姻共治、資源共享”,經過推敲論証,這一想法迅速得到認同,進入響應實施階段。

按照老黨員“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思路,大營路街道迅速完善《聯姻共治工作方案》,明確依托轄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幸福共治圈”,通過黨建聯姻整合資源,按照“群眾需求點單——平台接單——共商共治”思路,不斷提升黨組織和黨員的帶動作用和服務水平,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激活“紅色細胞”

幸福生活添姿彩

“過去,大家搞活動沒有陣地,全憑興趣愛好。現在,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活動陣地有了,我們還定期走出家門和其他支部交流學習。氛圍這麼好,幸福感自然越來越高。”家住萬江小區的夏光蓮說。

“社會治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把黨的領導植根基層、植根人民群眾,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人心、團結群眾的堅強核心。”周雪表示。

基於此,按照“黨建引領、區域聯動、居民參與、溫暖鄰裡”的思路,萬江小區內一個個“紅色細胞”被激活。在黨建引擎帶動下,該小區上百名退休黨員開始發揮帶頭作用,從幫貧扶困、志願服務、弘揚正氣、遵紀守法、治理環境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夯實小區治理基礎。

成立“垃圾分類宣傳隊”“設施破損維修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等隊伍,將小區治理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開辦“黨員工作室”“微心願”服務平台,黨員自發結對小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深入開展鄰裡矛盾糾紛、代買米油等志願服務……如今,伴隨著“小區治理井井有條、居民生活多姿多彩”的良好局面逐漸形成,曾經的老舊小區正在變成名副其實的“幸福小區”。

戴旖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秋月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