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榕江加快推進壩區產業結構調整——

車江大壩回來了

本報記者 萬秀斌 汪志球 程 煥

2020年05月13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八山一水一分田”,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留給人們的印象向來是山高谷深、溝壑縱橫。

出榕江縣城,一路向北,所見景色卻讓人眼前一亮:土地一馬平川,隨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一排排鋼架大棚鱗次櫛比,一畦畦露天蔬菜青翠欲滴,翻新的黃土延伸到視野盡頭……

這裡便是榕江縣的車江大壩,一片在貴州全省都不多見的集中連片萬畝優質農田壩區。之前,由於產業結構調整緩慢,車江大壩遲遲走不出產業“零散亂”困境,曾經“聚寶盆”裡金黃稻浪、菜花飄香的景象漸淡。

短短半年,車江大壩竟奇跡般恢復了生機,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清理:讓壩區耕地回歸本色

地勢平、土壤肥,又有三條河流滋養,車江大壩一直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

在車江大壩生活了46年,10多年前,陶忠智從鄰居手中接過幾塊閑置地,拉著媳婦干起了苗木種植。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老鄉把地空了出來,為願意留在壩區奮斗的人騰出了空間,魚塘、養雞場、農家樂等新營生遍地開花,但沒幾家能做成規模。另外,由於車江大壩緊挨縣城,交通便利,這裡也成了外來人口的聚集地,違法建房、私搭亂建現象屢見不鮮。

針對這片難得的優質耕地,2016年,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把車江大壩10469畝優質耕地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由於缺乏整體規劃,無序開發不僅改變了基本農田的用途,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極大挑戰。為恢復車江大壩活力,2019年11月,榕江縣開始有序推進壩區產業建設,第一步就向違法建設和違法佔地行為“亮劍”。

此時,陶忠智的苗木基地已經擴大到180畝,年利潤超過100萬元。“拆了基地,意味著斷了我的后路,能不惱火嗎?”面對前來做拆遷動員的干部,老陶隻回應倆字:不搬!

不久,縣委書記馬磊上門,一番告之以法、曉之以理的談話,最終使老陶不再固執。不過,縣裡沒有撒手不管,而是在鄰村山坡地上又給他劃撥了200畝新基地,盡管搬遷苗木有一些損失,但沒了佔用農田的違法之憂。

老陶順利搬離,觀望的人看到了縣裡的決心,紛紛轉向配合拆除。整治工作持續了兩個月,總共清理整治違佔面積1452.44畝,拆除違建房屋(棚舍)207棟82.54畝,清除改變土地用途的苗木1104.05畝、魚塘114.05畝。

調整:土地由“散”到“聚”

經過綜合治理,違法建設和違法佔地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有著1萬多畝優質農田的車江大壩慢慢露出真容。

盡管家中隻有4畝地,在71歲的歐安楊眼中,它們是自己的畢生事業。年輕時,他在地裡種水稻,隻要精心侍奉幾個月,一家人吃飽飯便不成問題。前些年,老歐跟著鄉親們種起了西瓜和甘蔗,忙忙碌碌一整年,到頭來賺到手的錢不過八九千元。

在車江大壩,真正靠農業發家的人並不多。寧願抱著土地不撒手的群眾,基本有著與老歐類似的情況:上了年紀、不懂技術,出去務工也很困難,隻好留在家裡種地,而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經營模式又難成氣候。

要形成規模效益,首先要確定車江大壩到底該種什麼。榕江縣委托多家科研機構對種植品種進行論証,結合車江大壩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優選春種辣椒、小南瓜,夏種豇豆、茄子,秋冬種豌豆苗、菜心等附加值高的品種。

為了確保壩區生產朝著專業化、標准化、市場化方向發展,榕江縣引進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農投公司)對壩區產業進行統一運作,並聯合縣農投公司、農業合作社等共同組建項目公司。初期以每畝1600余元的價格流轉土地,優先雇用本地農民務工,后期效益穩定后土地入股,與當地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

截至5月11日,車江壩區已流轉9470畝土地,完成蔬菜種植9434畝,帶動就業38268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25234人次,促進貧困戶增收252萬元。

蛻變: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

榕江縣位於貴州東南部山區,地理位置相對偏僻,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深度貧困縣之一。縣城人口規模有限,能消化得了車江大壩的萬畝蔬菜嗎?

隨著貴廣高鐵和多條高速公路的陸續開通,榕江縣不再是被遺忘的角落,農產品走向外地市場變得更加便利。瞅准了這裡優越的交通條件和自然條件,貴陽農投公司和榕江縣計劃拿出5億元,將車江大壩打造成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

為了迎接首批蔬菜上市,貴陽農投公司已對接聯系多家國內一級批發市場和省內二級批發市場,組織了142家生鮮超市及有實力的商家簽訂訂單。同時,榕江縣銷售專班也在積極對接廣東農墾、京東等大宗市場和大型企業,建立健全農超、農企、農校產銷對接和銷售機制,確保產銷一體化無縫銜接。

“高效利用,才是對車江大壩最好的保護。”馬磊介紹,壩區農田經過高標准改造,帶動了全縣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基地全部建成后蔬菜產業預計年總產值達2.38億元,今年預計能實現1.4億元。“這才是剛剛起步,今后還要聯結二、三產業,來一場農文旅大融合。”

眼下,幼苗破綠,瓜藤初展,生機勃勃,當地人感嘆:車江大壩回來了。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3日 07 版)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