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能任由美國政客歪曲歷史推卸責任

2020年05月13日09:20  來源:北京日報
 

美國,這個全球戰疫的失敗者,正全力開動國家機器,試圖重寫這段“戰疫史”。但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中國也不會成為17年前的伊拉克,美國一些政客還想把病毒當作政治武器,把“戰疫史”當作“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完全打錯了算盤。

抗疫關頭,作為當前疫情“震中”的美國卻因政客的出格言論,屢屢在國際社會引發爭議,而他們散布“政治病毒”的動作絲毫沒有停止。

在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之際,美國五角大樓發表了一份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反思時刻》的聲明。據聲明提供的新版“歷史”,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按美方此番解讀,與納粹德國一樣,蘇聯也對二戰爆發負有罪責。這樣的荒誕說法被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評價為“說謊和偽善的丑陋行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憤怒發問,“誰在1941年6月22日襲擊了誰?是我們襲擊了德國還是德國襲擊了我們?這是什麼謬論?”以官方名義公然歪曲、篡改二戰史實,美國的這一舉動旋即招致世界所有愛好和平人士的齊力聲討。

“不尊重歷史的人,注定要重犯歷史的錯誤。”今天的和平,不是憑空矗立的大廈,而是在以歷史定論和國際公義為基礎的戰后秩序上構建起來的。但需要警惕的是,75年來,總有一些國家想給戰爭的記憶貼上封條,或將史書重新涂抹。有的偷換歷史史實,妄圖顛倒黑白,稀釋公理道義﹔有的雜糅歷史片段,拼接所謂“真相”,歪曲歷史定論……總而言之,就是要不遺余力改變歷史的敘事方式,以達至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美國,這個曾經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正義一方,卻在特殊時間節點拋出這份所謂聲明,堂而皇之站在歷史的對立面,如此行為恐怕絕非一時興起,不僅充斥著“說謊和偽善”,更“完全是把政治目標作為重點”。

有人說,歷史是成功者書寫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身負罪責或治理失敗者,總是力圖混亂歷史認知,抹去於己不利的事實存在。比如眼下,美國,這個全球戰疫的失敗者,正全力開動國家機器,試圖重寫這段“戰疫史”。他們不反思自身應對疫情的“災難性”做法,反而把自己國家的疫情擴散歸咎於中國和世衛組織。從“中國隱瞞論”到“中國責任論”,從“口罩外交論”到“實驗室起源論”,最近又炮制出所謂“疫苗竊取論”,隨著美國國內疫情的持續蔓延和無序失控,政客們轉移矛盾、“甩鍋”諉責的沖動也愈發強烈。在他們眼裡,本土那些生離死別的哭泣,整車轉運的尸袋,居家死去無人發現的慘劇,都可以通過政治把戲找到“替罪羊”。對此,《波士頓環球報》犀利評論:坐失抗擊病毒良機,“他們的手上沾滿美國人的鮮血”。

而這樣愚弄世界的操作在歷史上就不鮮見。19世紀,一些美國城市發生霍亂疫情,美國人把怨氣撒在愛爾蘭移民身上。1876年舊金山暴發天花,當地華人移民成了替罪羊,種種污名化操作催生出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1918年至1919年,明明是暴發於美國的大流感,卻在戰時政治的背景下被認定為“西班牙大流感”。2009年H1N1流感暴發,墨西哥人和拉美裔很快被一些政客污蔑為病毒“源頭”。正如有學者所言,類似問題反復出現,與一些政治人物借疫情搞政治投機有密切關系。在公共衛生危機所暴露出的治理短板面前,美國政客轉移視線、轉嫁矛盾已成為某種慣性,借機撈取政治資本更成為某種策略。特別是當疫情沖擊撞上總統大選,岌岌可危的選情、愈發極化的黨爭、不斷加劇的貧富分化、日益激化的種族矛盾,更將政客們厚顏無恥的卑劣“潛能”激發了出來。出於政治目的扭曲歷史,掩蓋了事實與責任的真相,掩蓋了真正應當從這場大疫中汲取的教訓,挑戰著人類對歷史、對生命、對未來的道德和良心。

陰謀最怕陽光,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的“敘事權”我們一定要捍衛、要爭取。病毒的溯源調查,需要由科學家進行嚴謹、專業的判斷,不能任由信口雌黃﹔“中國抗疫”的付出與犧牲,眾志成城的行動和風月同天的情懷,英雄的中國人民有權自己書寫﹔而“美國戰疫”的低效和失敗,從美國各界到國際社會都看得真真切切。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不是強權國家隨便拉扯一幫“八國聯軍”所能打劫的,中國也不會成為17年前的伊拉克,不是霸凌者拿著一管“洗衣粉”就能碰瓷訛詐的。美國一些政客還想把病毒當作政治武器,把“戰疫史”當作“任人涂抹的小姑娘”,完全打錯了算盤。

林肯有句名言:“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無論怎樣不擇手段,無稽之談還是無稽之談。捍衛歷史、捍衛真相,將真實的抗疫一戰,清楚地書寫在史冊上,既是對英雄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而那些制造混亂者、自欺欺人者,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張砥)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