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自強
柞水“小木耳”火了!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商平台的助力,實現了“大產業”,讓陝西省柞水縣金米村走上了致富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電商在推銷農副產品方面“大有可為”,不僅可以幫助群眾脫貧,而且還能助推鄉村振興。在金米村的直播售賣土特產現場,習近平總書記為柞水木耳點贊。
通過電商平台助力脫貧攻堅,類似柞水的做法解決了消費扶貧行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相關指導意見,要求“大力實施消費扶貧”。一方面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優質農產品滯銷,另一方面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如何擺脫疫情影響,拉近兩方面距離,實現有效溝通?
事實上,疫情為直播經濟按下快進鍵。為打破銷售困局、助力脫貧攻堅,各地領導干部變身帶貨主播,通過電商平台實現生產與銷售的有效銜接。不管是直播間的廣告吆喝,還是田間地頭的現場播報,都在為地方產業做推銷。持續走高的銷售成交量,不僅解決脫貧難題,也推動了經濟復蘇、提振了市場信心。
我們看到,一線扶貧干部為農特產品代言成為扶貧戰線新景象,一次又一次的“領導干部直播帶貨”刷爆直播間。在陝西洛川,副縣長直播帶貨2小時銷售蘋果3200件﹔在湖北棗陽,副市長直播帶貨半小時賣出2.1萬單﹔在河北阜平,縣長直播帶貨1個半小時,銷售額突破50萬元……據統計,僅3月份,全國就有約130位縣長走進淘寶直播間。
換個思路,就有出路。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黨員領導干部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新冠肺炎疫情又帶來新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形勢越嚴峻,問題越復雜,我們越要有改革創新的精氣神。隻有在工作中擺脫陳舊思想、克服慣性思維、改變過時做法,打破格式化、套路化的固有思維模式,才能在前進路上化解新風險、應對新挑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年一季度,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村電商實現逆勢增長,網絡零售額565.6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83.2億元,同比增長49.7%。在湖北,4月初,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聯合京東發起“買光湖北貨”行動,湖北貨線上成交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自2月10日開通“抗疫助農”專區,拼多多售出滯銷農產品總計超過16萬多噸。以此看來,黨員干部帶貨直播,不僅是應時之舉,更是一種思路。隻要思維活起來,對新業態、新操作因地制宜用起來,新的增長點自然而然就來了。
有媒體說,現在,手機成了新農具,數據成了新農資,直播成了新農活,大棚成了直播間。這既說出了電商興農的新思路,更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新要求。“鼠標一點”“手機一架”看似簡單,但若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實事求是的調研態度和積極擔當、主動作為的精神風貌,改革創新的思路就無從談起。放眼望去,那些思想靈活、方法新穎、敢於嘗試、善於攻堅的黨員干部,有一個共同點——把初心和使命變成銳意進取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有了這個硬核特質,我們才能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戰場上高舉改革大旗,不懼風雨、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