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就學 全覆蓋零門檻無障礙

——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公共教育保障觀察(上)

2020年05月12日08:20  來源:貴州日報
 

5月8日,貴州省挂牌督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傳來最新消息:全省96個挂牌督戰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項目,已完工30個,主體完工64個,主體施工2個,配套建設各項任務正加緊有序推進。

今年2月,貴州將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作為脫貧攻堅挂牌督戰的重要內容,提出“2020年6月30日前,挂牌督戰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學校全面建設完成,8月底投入使用”,全面吹響了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的“沖鋒號”。

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是一場慢不得的“戰役”!省委主要領導提出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完成公共服務保障體系中的公共教育保障涉及千家萬戶,為此貴州省教育廳建立起廳領導和處級干部定點聯系制度,督導和推進各地安置點教育保障工作。同時,專門成立省教育廳脫貧攻堅專班辦公室,將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等教育保障工作列為重點調度推進事項。

台賬月報、定期通報、實地督導、分片聯系……一系列舉措的實施,有效督促了各地加快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

“十三五”期間,貴州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戶適齡學生就達35.79萬人,如何讓這些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完善公共教育服務,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戶適齡子女全覆蓋、零門檻、無障礙就學!”這不僅是對百姓關切的積極回應,更是貴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嚴承諾。

羅甸縣一中學生羅興理,以前上學來回要花2個多小時。2017年,羅興理一家搬進了縣城湖城家園安置點,“現在家離學校近,我隻需要10分鐘就可以走到學校,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了。”

思南縣楊家坳鄉小豐溪村的吳傳亮,2018年搬至萬山區汪家花園安置點后,不僅在“扶貧車間”找到了工作,3個孩子也在新家附近的學校上學,“挪了‘窮窩’,孩子讀書問題也解決了,更加堅定了我的致富信心。”

新家有了,新學校也有了,貧困群眾搬出大山,按下了幸福生活的“快進鍵”。

自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以來,貴州始終將教育保障作為教育第一民生工程來抓,通過精准掌握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需求和安置地教育資源供給情況,提前對接搬遷群眾子女就學工作,做到不讓一個搬遷群眾子女因搬遷而輟學。

對現有教學資源能夠滿足需要的,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做好轉學銜接工作,讓搬遷群眾子女及時入學﹔對現有教育資源存在一定缺口的,按照“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通過校舍設施的就地改擴建滿足就學需求﹔對搬遷安置規模大、現有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及時調整教育規劃布局,與安置點同步配套建設幼兒園、小學、初中教育項目,確保教育學位能夠滿足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需求。

“這個學校很大,也很美麗,中午還有營養餐吃。”六枝特區新窯鎮中心小學搬遷學生王興林來到新學校后很開心。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小區孩子入學難的問題,六枝特區教育局協調了思源實驗學校、新窯鎮中心小學等多所學校,對適齡入學兒童進行就近安置入學。

全省各地充分統籌利用安置點周邊中小學幼兒園資源,採取挖潛原有資源、調劑學位、有序分流等有效措施,全部保障易地扶貧搬遷戶適齡子女就學到位,不斷提升了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貴州始終將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作為易地扶貧搬遷“五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扎實採取有力措施,統籌推進安置點教育保障工作,努力讓搬遷戶適齡子女有學上、上好學。

2019年,貴州省教育廳相繼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安置點配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均做了詳細的規定,讓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更加科學、規范和精准。

按照優先解決急需必需問題的原則,貴州編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建設項目規劃,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與搬遷安置點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搬遷,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優質教育。(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