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場鄉嶺峰村:昔日伐木工 今朝護林人

2020年05月08日10:32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印江網消息 坐車從印江自治縣羅場鄉集鎮出發往東一路沿著鄉村路行進,沿途繞過條條彎道、翻過重重大山,來到名為嶺峰的村落。

村裡有座山,據當地老人廖恩生介紹,因山腰有三個聳立相連形似三片花瓣的土坡,嶺峰村的祖祖輩輩環坡而居,固取名三花山,這裡的人又稱呼自己為“三花人家”。

這裡層林盡染、萬木爭榮,蒼翠挺拔的大樹聳入雲天,夕陽映照之下更是增添了三分詩意、七分翠綠,如世外桃源般催人向往。

過去,這個村數代人靠砍伐森林燒炭為生﹔現在,這裡的人以護林為己任。過去,他們靠林吃飯﹔現在,他們依然靠林吃飯。不同的是,他們從吃“黑炭飯”變成吃“生態飯”。

為什麼這個村過去要伐林燒炭,現在卻要大力護林?帶著疑問,我們走進這個藏於深山的閨閣村庄,踏尋曾經燒炭的殘跡,從村民口中開始一探究竟。

昨天,伐林燒炭

“以前我們大隊有十多個炭窯子,山上樹木都砍光了!”60年前村裡面燒炭伐木的場景,82歲的老人代傳書至今還歷歷在目,那時的他不過才20出頭的年紀。

嶺峰村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過去這裡溝壑縱橫、林多地少,人均耕地僅一畝出頭,加之土地貧瘠,糧食產量更是少得可憐,緊靠耕田墾土遠不能維持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如不食之地。

嶺峰人恨!“恨”老天爺給了自己一片青山綠水,卻沒有賞給自己一片良田沃土。

田土稀缺,嶺峰村的人還得生存,他們隻能另謀出路。思來想去,隻能對村裡的森林“下手”,以木為材,開窯燒炭。

的確,民以食為天。嶺峰村的人選擇伐林燒炭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他們還要填飽肚子,不燒炭賺錢買糧又能做什麼呢?

挖窯、伐木、燒炭!

十余個窯子晝夜不停地燒,濃煙味彌漫在嶺峰村的山山嶺嶺,浩浩蕩蕩的伐木燒炭“大運動”在全村展開。

“一窯炭要燒一個星期,能燒出1000斤左右碳,但是要3000斤木材,差不多要砍光四分地的山林,一斤才賣幾毛錢的價格!”在代方會的記憶中,燒炭雖能糊口,但代價太大。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土地政策下放,嶺峰村的村民便把村裡的山林承包下來,按照“四六”比例分成,燒炭者佔大頭,大家干得比以往更賣力,森林卻加速減少。

貧瘠的山嶺因砍伐變禿,格外刺眼。水土流失導致耕種的田土越來越少,原本耕田種土的人也紛紛加入燒炭隊伍,陷入了惡性循環。

今天,林為“命根子”

斗轉星移,萬物乾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藍圖已然徐徐鋪開,嶺峰村靠燒炭為生的人紛紛外出打工。

2002年,《退耕還林條例》通過,並於次年1月20日起正式施行。條例開始施行后,嶺峰村許多荒地陸續被納入了退耕還林的范圍,開始植樹造林,由國家向退耕農戶提供種苗造林補助費。

窯子全部依法關閉,光禿禿的山嶺轉機。經過近20的恢復,瀕危植物逐漸煥發生機,野生動物重返家園。

2018年7月,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申遺成功。次年1月,《銅仁市梵淨山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位於梵淨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核心區域的嶺峰村,和木材聯系更加“緊密”。

只是!以前是伐木,現在是護林。

5月的嶺峰村經過春風的洗禮,目之所及一片蒼翠。村黨支部書記廖家鵬一有時間就把在家的村民聚集在一起,講解《銅仁市梵淨山保護條例》,宣傳綠色發展理念,讓大家主動參與到山林保護中來。

“這是冷杉、紅豆杉、珙桐,這些都是國家保護植物,大家要保護好......”村民不識字沒關系,每天和森林打交道的護林員就當起了“講解員”。

同時,嶺峰村組織起了護林隊,負責護林工作,充當綠林的“守護者”。每年春季還組織村裡的青壯年公路沿線和荒地植樹造林。

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嶺峰村森林覆蓋率達到89.2%。

明天,依林傍山奔富路

2017年是嶺峰村值得銘記的一年。這一年,嶺峰村把退耕還林與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相結合,發展了300畝板栗、60畝黃桃以及90畝銀杏樹,徹底摘掉了產業空殼村的“帽子”。

群眾不僅可以在家務農,還可以到基地務工,勞動力得到徹底釋放,拓寬了增收渠道。嘗到了發展產業的“甜頭”后,嶺峰村還計劃發展100畝食用菌壯大產業規模。

僅2019年,嶺峰村土地退耕還林500余畝,政策補貼15萬余元﹔公益林17300余畝,補貼18萬余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退耕還林釋放了嶺峰村的森林資源,村寨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水土流失減少,山泉直奔谷底,昔日荒山披綠裝,貧瘠之地變清秀。

家鄉變美,一些在外青年也選擇了回鄉發展。多年在外發展的廖葉林,看到家鄉變好,2018年返回發展起了稻田養魚,第二年又開起了“三花人家”農家樂。

端好生態碗,吃上生態飯。“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群眾一起致富。”綠水青山讓廖葉林找到了實現夢想的希望。

嶺峰村有一根參天大樹,村裡的老人們都不知道它歲月年輪,隻知道記事以來就像現在這般大。慕名而來的游客拜樹許願,留下紅布條為家人祈福。

曾今,這棵大樹一直“消化”著青煙﹔如今,這棵大樹愈發青翠挺拔,庇護著整個村子。(印江融媒體中心 聞鬆鬆 梅亞軍 謝開富)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