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福建有地方要求保護為發展讓路

2020年05月08日16: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8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福建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並對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統籌開展專項督察。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近日向福建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反饋。督察指出,福建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的觀念還沒有根本扭轉,有的甚至要求保護為發展讓路。

督察指出,福建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仍面臨不少問題,有的地方和部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樹得還不夠牢,對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態度不夠堅決、工作還不到位。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還不夠到位。

有的地方和部門對當地環境質量存在盲目樂觀情緒,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不強。進駐期間,督察組接到大量群眾舉報,其中涉及毀林佔地、亂採濫挖、侵佔河道、非法用海等問題多達947件。個別地方和部門漠視群眾訴求,群眾反映強烈的三明永安市尼葛省級開發區臭氣擾民問題久拖不決,嚴重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

寧德市對督察整改認識不到位、態度不堅決,以缺乏建設用地為由,多年來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2013年以來中心城區沒有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018年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實際不到50%,大量污水直排環境。廈門市污水處理能力建設長期滯后,要求到2019年年底新建擴建污水處理能力70萬噸/日,直至2019年上半年才啟動51.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建設,至2019年7月僅新增污水處理能力6.5萬噸/日,大量污水直排,嚴重影響近岸海域水質。

一些地方重發展、輕保護的觀念還沒有根本扭轉,有的甚至要求保護為發展讓路。寧德市為了給建設項目騰出空間,於2012年、2015年兩次擅自違規調整環三都澳濕地水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導致自然保護區面積銳減至2442.64公頃,縮減94%。三明市黨委政府和省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等部門依法履行環境保護管理職責不到位,為永安金銀湖水泥有限公司兩個灰岩礦保留採礦權找理由、開口子,對桃源洞—鱗隱石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造成較大影響。

二是部分督察整改不嚴不實。

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督察整改時敷衍應付。漳州市整改落實推進不力,應於2018年3月開工建設、2019年底投運的漳州北部(華安)、漳州西部(平和)垃圾焚燒發電廠截至督察時仍未啟動建設,全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缺口每天達1700噸,部分垃圾處理廠不得不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污染問題尤為突出。福建省石化集團湄洲灣氯鹼工業公司“廠村混雜”,環境隱患突出,整改方案要求該企業2021年年底前完成搬遷。但福建省石化集團和泉州市至督察時尚未實質性啟動企業搬遷工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石化集團擅自放鬆要求,將搬遷完成時限延后到2025年。

漳州市華安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群眾投訴的漳州友利石墨有限公司廢氣長期超標排放問題敷衍應對,任由污染問題長期存在。此次督察發現,該企業廢氣仍超標排放,甚至利用滲坑排放強酸性廢水。為應對督察,華安縣政府還偽造專題會議紀要,蓄意作假,性質惡劣。第一輪督察指出福建省一些地方侵佔沿海濕地問題后,一些部門仍未按要求落實濕地佔補平衡制度。原省海洋與漁業廳2018年違規審批用海項目3宗,均未落實國家濕地保護相關要求,佔用濕地117.5公頃。

漳州市漳浦縣落實督察整改要求不到位,石材礦山非法開採問題十分嚴重。2018年全縣共有違法開採礦山98個,山體破壞面積近萬畝﹔現有15家持証飾面石材礦山,14家存在跨界非法開採行為,礦區周邊存在大片“挂白”現象。為應對督察,當地甚至臨時將盆栽苗木擺放在應開展生態恢復的場地,把草皮直接鋪設在混凝土地面上,明目張膽弄虛作假。

福州市閩侯縣政府對企業弄虛作假問題監管不力,閩信建材公司2018年上報已完成生物質鍋爐改造並領取政府鍋爐改燃補助資金,但為降低成本仍在大量使用燃煤,鍋爐污染問題並未解決。現場檢查時,為掩蓋長期燒煤事實,企業臨時將生物質顆粒燃料覆蓋在煤堆上,企圖蒙混過關。

三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仍有不足。

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重要海洋功能區保護不力。福建定海灣實業有限公司擅自改變用海方式,違法建設連江定海灣山海運動休閑項目,但2016年以來,省發展改革、海洋與漁業部門先后將其確定為福建省重點項目和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福州市將其列入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2018年連江縣政府為推動該項目建設,專門研究印發《定海灣蛤沙東部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2017年4月,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推動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在未取得用海手續情況下,擅自委托福建漳龍建投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違法填海項目,侵佔東山灣濕地,截至2018年10月,共填海造地5820畝。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先后兩次責令該項目停止施工,但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和福建漳龍建投集團有限公司繼續實施填海直至完工。2012年至2019年,南安市水頭鎮巷內村持續在南安市安海灣海域違法填海,侵佔大盈溪河口濕地500多畝,導致局部生態系統功能嚴重退化,近岸海域水質明顯惡化。泉州市政府在未經上級海洋部門批准的情況下,多次試圖通過調整海洋功能區劃使上述違法圍填海行為合法化。

一些地方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不到位,福清市江陰港城經濟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滯后,2015年以來,每天有近2萬噸工業污水排入興化灣,排水總氮濃度高達110毫克/升,超標4.5倍。福州耀隆化工集團公司私設暗管,長期利用雨水排口偷排工業廢水。江陰鎮、新厝鎮共有8萬人口,每天產生1萬余噸生活污水長期直排興化灣,興化灣附近海域水質持續惡化。

四是督察還發現一些其他突出問題。

督察發現,福建省境內違法銷售不合格油品問題未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以來,全省查處加油站銷售不合格車用柴油141起,市場監管部門均一罰了之,未對生產和銷售渠道追根溯源。福建省市場監管、商務、交通運輸等部門職責不清,對企業內設加油站點的監管存在空白,大量企業內設加油站點以“自用加油”為幌子對外經營,非法銷售不合格柴油。

閩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不容忽視。閩江流域現有在冊農村小水電2897座,其中80%以上為引水式水電站,對下游河流生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閩侯縣門口工業區大量工業和建筑垃圾隨意堆放於烏龍江邊,環境隱患突出。沿江共有13個排水溝渠和企業排污口,現場督察時,正在排水的5個排口均嚴重超標。位於福州長樂區閩江南岸的福建泰銘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年加工100萬噸不鏽鋼卷板(固溶熱處理加工)項目”,違法砍伐林地119.5畝,涉及林木蓄積量21.06立方米,違規開採大量石材用於碼頭項目建設,破壞閩江沿岸生態。

督察要求,福建省要加強閩江等重要流域的整體性生態保護和系統性綜合治理﹔要統籌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管和濕地生態保護,加快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力度。要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分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精准、有效問責。對需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或需要提起公益訴訟的,應按有關規定辦理。

督察強調,福建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福建省委、省政府處理。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