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撐起致富傘

2020年05月07日09:4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4月30日清晨,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利民村菌菇種植基地,種植戶們穿梭在大棚裡、菌床間。“像這樣的菌菇就可以採摘了,不過摘的時候可得小心。”村民李寶山小心而又嫻熟地從菌床上削下成品菇,輕輕地捧在手裡,在不遠處的集裝箱裡,剛摘下的菌菇已經裝籃擺放。

李寶山是利民村的一名菌菇種植戶,去年底,靠著菌菇種植帶來的4萬余元收入成功脫貧。“這食用菌菇種植基地是帶動我們脫貧致富的新項目,像我這樣靠種植菌菇脫貧的,村裡共有50多戶。”李寶山說道。

從2018年算起,今年已是利民村菌菇種植的第三個年頭,而引入該項目的正是自治區紀委監委派駐到村裡的侯志和齊鵬彥兩名扶貧干部。

受制於六盤山夏晚秋早、氣候偏涼的季節特點,旅游旺季相對較短,僅靠旅游季帶動菌菇銷售遠遠不夠。“村民們的菌菇賣不出去,我們在村裡大街上走,頭都是低著的。”侯志說。第一年菌菇銷售情況讓躊躇滿志的侯志和齊鵬彥倍感壓力。

蔬菜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各大飯店……一時間,這些場所成為侯志和齊鵬彥每天奔走的地方。為菌菇銷售找市場、探路子,可銷路並不理想。

就在侯志和齊鵬彥為村民菌菇銷售發愁的時候,固原市決定聘任30余名福建專家為林業產業試驗示范工程建設特聘專家的消息給他們帶來靈感。“本地銷路不暢,我們可以嘗試聯系福建專家打通外省銷路啊。”第二天,侯志和齊鵬彥直奔市政府,到相關部門咨詢政策。

經過多方協調洽談和不懈努力,一條“閩寧協作資金無償支持、閩寧協作專家技術指導、在寧閩籍企業保底銷售、群眾大棚投勞獲取收益”的路子搭建起來。去年5月,駐村工作組還為村裡爭取了200多萬元的閩寧協作資金。

“前不久,我們還邀請了固原市牽線聯系的福建專家對村裡的菌菇種植基地做了整體規劃,現在正著手啟動二期建設。”侯志介紹,目前,利民村菌菇種植規模由2018年的20余棚增加到近80棚。通過菌菇種植項目帶動,利民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8年的65戶210人減少到當前的2戶4人。“這小菌菇給我們撐起了致富傘啊!”李寶山開心地說。(通訊員 高參參)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