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年來,在推進茶產業發展進程中,瓮安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抓住瓮安成為“都勻毛尖茶核心生產基地、珍稀名貴茶葉生產基地”的機遇,積極引導茶農種植生態有機茶葉,整縣推動“瓮安歐標茶”產業發展,整體打造、持續做強都勻毛尖“瓮安歐標茶”品牌,瓮安茶產業駛入了轉型升級的“快車道”。
四月的千年古邑瓮安,春風送暖,綠茶飄香。20多萬畝茶園宛如一塊塊碧玉,鑲嵌於山嶺湖泊之間,畫出了一方清新的色彩。嵐關鄉是一座被綿延茶山匯成的綠色海洋環抱的鄉鎮。在這座耕地面積約5萬畝的鄉村,有16家茶企、一萬七千畝茶園基地。春茶開採旺季,每天平均有2600多人上山採茶,全鄉茶園基地一天可採摘茶青8600余斤。其種植規模之大、採摘人數之眾、茶葉下樹率之高,令人驚嘆。而在瓮安,像嵐關鄉這樣以茶葉為主導產業的鄉鎮就有8個。
據統計,截至目前,瓮安縣共有歐標茶園 20.81 萬畝,投產歐標茶園 19.2萬畝,擁有歐標白茶基地6.5萬畝,擁有全國最大的歐標黃金芽基地1800 畝。歐標茶葉生產加工企業 67 家,碾茶生產線7條,成為全省第一家歐標茶縣。
瓮安境內雲遮霧繞,雨熱同季,是貴州綠茶都勻毛尖核心產地之一,種茶歷史悠久。能培育出規模大、起點高、規格高、水平高、質量高的歐標茶企業及歐標茶園示范基地,與當地政府在產業選擇中注重茶葉品質提升,強化“歐標”引領,大力創建“歐標茶”品牌,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規劃密不可分。
瓮安按照‘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提高效益、助民增收、做強做優’的發展戰略,明確歐標茶產業發展目標與定位,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一是茶產品的升級,轉變茶園粗放型管理模式,由生產大宗茶改為生產碾茶,在本地加工成一個精制項目直接出口縣外。二是結合市場需求,進行茶業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通過引進現代化、清潔化、自動化的先進設備,創新生產加工工藝,做好茶葉精深加工、茶葉衍生品開發和產業化經營,推廣機械化採摘,著力解決加工水平不高、茶青下樹率低的問題,提高茶葉下樹率。茶青資源利用率達90%以上。
為加快茶產業發展,瓮安出台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促進茶產業發展轉型、提質增效。2018年以來,縣財政每年預算1000萬元資金,整合扶貧、石漠化、退耕還林等項目資金1.5億元用於歐標茶園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投入4800萬元用於歐標茶園種植、管護等專項扶持,有力解決種植戶的資金短缺問題,為傾力打造歐標茶產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資金保障,有效推進了茶葉產業化建設。截止2019年底,全縣茶葉總產量1.35萬噸,實現總產值14.76億元,茶產業早已成為瓮安脫貧攻堅綠色支柱產業。(瓮安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