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實 河水清

2020年04月26日09:48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4月19日,已近晌午,在秧田裡勞作了一上午的村民周全澤來到黑溪河旁,用清澈的河水洗臉,河邊綠樹成蔭。

  “真沒想到,紀委同志對我們黑溪河污染的事這麼上心。老大難問題終於解決了,黑溪河現在可是‘綠溪河’了。”周全澤邊洗邊說。

  據了解,現在南川城區到石牆鎮黑溪河一帶來釣魚、玩耍的人越來越多,鎮裡正在考慮打造鄉村旅游。

  流經石牆鎮、楠竹山鎮的黑溪河變化的背后,是兩鎮黨委政府近年來全力治污的實際行動。監督問責的強力推動,讓壓力傳導到位,干部作風由“虛”變“實”,河水也由“黑”變“綠”。

  近幾年,鎮裡生豬、鴨、鵝等養殖業興起,部分村民不重視環保,法律意識淡薄,直接排污,給河流造成污染,導致黑溪河名如其字,黑得發臭,周圍群眾怨聲載道。此前,區裡也對黑溪河治理進行過多次綜合督查,但石牆鎮和楠竹山鎮卻始終未能拿出有力措施,多是表面整改,應付檢查。區環保部門跟蹤督查發現,一些養殖場屢查不改,仍將污水直排入河。

  三年前的一次“家門口的接訪”,讓事情有了轉機。當時,南川區紀委監委干部來到石牆鎮石蛾村下鄉走訪,了解到關於黑溪河污染的反映。隨后,區紀委監委召開問題分析研判會,會上大家討論激烈。

  “黑溪河污染問題‘久治不愈’,是不是有關干部思想上沒有引起重視?”

  “這裡面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是否需要追責?”

  ……

  最后,區紀委監委決定啟動問責程序,兩個調查組到鎮裡展開調查。調查組同志頂著烈日走訪養殖戶,現場查看糞水排放、環保設施建設等情況,提取黑溪河流域監測數據,對鄉鎮環規站站長、分管環保副鎮長、鎮長進行個別談話核實,終於查准摸清了問題症結。

  在與石牆鎮副鎮長鮮某談話時,調查組負責同志嚴肅指出問題所在:“你作為分管環保工作的副鎮長,未正確履行工作職責,對黑溪河污染問題採取措施制止不力、跟蹤督促整改不到位。你是否意識到了這些問題?”

  “黑溪河的問題,附近居民到鎮政府反映過,當時鎮政府也進行了整改,但發現效果有限,治標不治本。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們當時狠下決心,嚴格按規定辦,推進養殖場關閉搬遷或轉型,也不會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經過調查組同志耐心細致地做工作,鮮某逐步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后來,石牆鎮副鎮長鮮某、楠竹山鎮副鎮長程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其他人員也受到談話提醒等相應處理。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很快,兩鎮全面啟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採取一戶一策措施,推進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搬遷或轉型,規范整治限養區和適養區養殖場。

  “懲處干部不是目的,而是要引導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好地推動工作。希望你們正確對待此次問責,消除思想顧慮,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回訪談話時,區紀委監委干部的話讓受到處理的同志放下了思想包袱。

  “我今后工作一定更加用心、更加努力,將功補過。”鮮某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兩年多來,他擔任該鎮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或轉型工作包場干部工作小組組長,帶著鎮裡干部,每天沿著黑溪河流域沿線巡查,動員河域沿線200米以內的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或轉型。

  石蛾村三組養殖戶任成躍的養殖場建在河邊,按政策要求應當關停,但他家裡負擔重,養殖場是唯一生活來源。鮮某得知此事,多次上門商議,建議轉型發展其他產業,並承諾如果繼續養豬,會幫助尋找合適場地。鮮某反復做工作,成功勸說任成躍把養殖場搬出禁養區,謀劃發展水產養殖。

  據介紹,石牆鎮以此次畜禽養殖整治為契機,建立起保護黑溪河長效機制,引導沿岸發展晚熟李、辣椒、藥材、養蝦等產業,為村民創造了新的創業、就業機會。(通訊員 鄭興林 || 責任編輯 周振華)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