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又戰貧 田間菇飄香

——貴州調整優化措施按下食用菌產業發展快進鍵

2020年04月06日09:17  來源:貴州日報
 

陽春三月,劍河縣岑鬆鎮南岑村的羊肚菌大棚基地迎來豐收。自去年秋收后,村裡便從村民手中將農田流轉過來,作為農田閑置期的增收項目,短短幾個月,一顆顆鮮嫩肥厚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今年的長勢不錯,10畝地估計有4000斤左右的產量。”南岑村第一書記艾立燎說。

據統計,目前全省各地市場食用菌供應正常,價格總體平穩。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種植規模超過9億棒(萬畝)、產量超過22萬噸、產值突破22億元,同比增長7.14%、12.93%、11.22%。

今春以來,我省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戰“疫”戰貧兩手抓,及時調整優化工作措施,搶抓農時做好生產安排,切實做好菌種、菌材、市場、氣候等風險防范和應對,逐步緩解因疫情帶來的影響,協同各方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為食用菌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緊抓物資保障,指導產業生產

多舉措、多手段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春節前我們培育了一批菌種,原定是2月1日開始接種,但受疫情影響原料進貨不足。”貴州大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影說,得益於省食用菌產業工作專班提供的及時信息,在交通解封后第一時間便購到原料,2月17日,企業終於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疫情期間,大方縣雪榕集團工廠化生產的20萬棒(100噸)海鮮菇正值出菇採收期,由於缺乏工人,企業70%的海鮮菇無法及時採收,這將導致近百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省食用菌產業工作專班接到消息后,立即協調並解決了企業用工問題,該公司於1月27日提前復工,目前日產100余噸新鮮食用菌銷往本縣、省外及國外。

疫情期間,全省上下各部門各單位積極尋求應對措施恢復生產秩序,保障菇農效益。省農科院保障了省內香菇、木耳、紅托竹蓀等12類母種需求。省林業局及時調整菌材保供方案,將省內菌材供應增加到60萬噸。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印制了食用菌生產系列技術要點。據不完全統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科院、貴州科學院及貴州大學等單位在疫情期間組織網上培訓近1萬人次。

春耕時節,道真三橋鎮食用菌園區的菇農們已在忙著採收。“我家種了10個大棚,從去年12月開始出菇,到現在每天都在採摘,多的一天賣了1萬多元錢,最少的一天賣了1200元錢。”三橋鎮橋塘社區菇農陳小亮笑著說。

截至2月底,全省33家省級以上食用菌龍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目前,全省食用菌生產經營主體、菌種生產企業的生產秩序已全面恢復。

加強產銷對接,解決企業難題

產銷對接是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的關鍵一環,這個環節如果沒做好,前面的生產就前功盡棄,無法保障農戶的利益。

近日,在道真上玉工業園區,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貴州同輝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有序生產,兩家公司自2016年先后落戶道真,成為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火車頭”。立足毗鄰成渝的區位優勢,這兩家公司的大部分產品都銷往成都、重慶等地。

“公司實行工業化生產,杏鮑菇日產量達到120余噸,前陣子受疫情影響,我們的銷售通道遇到一些阻力,省外採購商的車輛難以進入。”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和貴說,經過政府各部門的積極協調,採取定時間、定出口、定車輛、定路線和定人員的“五定”做法,“既確保了疫情防控安全,又解決了銷售問題。”

疫情特殊時期的產銷對接幫扶,顯得尤為可貴。省食用菌產業工作專班對全省食用菌重點品種生產信息、重點企業生產情況等建立日調度工作機制,一旦發現產品出現銷售困難,立即聯系協調省食用菌專業批發交易市場,組織批發商、超市等進行產銷對接。

“目前,已明確150余家惠民超市幫助銷售各地食用菌,並協調了盒馬鮮生、貴陽市農投、美菜網、電商雲平台、京東、永輝超市、星力超市的社區配送渠道,盡可能把菇農的損失降到最低。”省食用菌專業批發交易市場總經理孔軻說。

同時,針對暫時出現的銷售困難等問題,省商務廳和省農科院還提供冷庫信息和烘干技術等專業指導。

聚焦貧困地區,助力脫貧攻堅

作為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食用菌具有“短、平、快”的特點,與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方式多種多樣,已累計帶動50多萬貧困人口,是貴州省山區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的重要來源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食用菌生產企業和合作社804家,形成了大、中、小並舉的企業集群,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三月,從江縣加鳩鎮加瓦村食用菌基地迎來採摘季,幾十名菇農正在忙碌採摘。該基地總佔地50畝,預計年產高品質鮮木耳70萬斤,產值約210萬元,項目覆蓋全村137戶498人,按“5212”利益聯結機制對項目利潤進行分紅。人勤地不懶,食用菌成了當地群眾的“致富寶”。

在大方縣瓢井鎮坪興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裡,也在上演著春天豐收的景象。羊肚菌的發展也讓許多“土裡刨食”的種植戶感受到了別樣滋味。“羊肚菌多得摘都摘不完,每斤賣到80元,以前種庄稼的時候哪敢想嘛。”坪興村村民陳開文說,他每年可以拿到土地流轉分紅和固定務工費。

疫情期間,省食用菌產業工作專班還建立9個深度貧困縣和3個剩余貧困人口超1萬人的縣(區)調度工作群,多次赴納雍、沿河、榕江、從江、晴隆等地調研,指導產業發展,並積極協調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幫助從江、榕江及晴隆發展食用菌產業。

3月16日,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下撥2020年省級農業生產發展(第一批農村產業革命食用菌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800萬元。其中,1500萬元支持促進“9+3”縣(區)食用菌經營主體全面復工復產,確保在打贏疫情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全省共有85個縣(市、區)選擇發展食用菌產業,覆蓋了所有深度貧困縣。2019年,全省食用菌種植規模30.9億棒(萬畝),產量達到113.8萬噸,實現產值135.9億元,帶動17.8萬貧困人口增收。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省推動脫貧攻堅的最佳產業選擇之一,成為我省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和保証。(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藍嬰)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