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暖陽照耀下的銅仁城區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下午2點,來自德江的董桂琴拿出手機,在網上預定一張當天返鄉的車票,趕往銅仁市旅游客車站乘車。
“體溫正常、請登記、掃碼……”取票后,董桂琴走到進站口,通過層層“關卡”后,在工作人員指引下進入候車室候車。候車室的乘客不多,大家都自覺戴口罩,分散而坐,董桂琴找了沒人的地方坐下休息。
“沿途很多關卡都撤銷了。”董桂琴一邊擺放行李,一邊說,因為高三復學,上周她便和弟弟從德江老家來到銅仁,剛開始擔心乘車不便,沒想到一路暢通,客運、公交、出租都正常運營。
受疫情影響,2月1日起,銅仁市旅游客車站停運,2月18日,該站省際、市際、縣際班車逐步恢復運營。
隨著復工復產的號角吹響,車站成了人流量密集地之一。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碧江區交通局、衛建局、公安局、車站聯合把控進出人員,對進出人員一一進行檢測,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
“自運營以來,車站每天對所有車輛以及公共場所進行三次消毒,並要求工作人員進行自我體溫監測,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銅仁市旅游客車站站長助理楊敏說,在銅仁市相關部門協助下,旅客出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銅仁市旅游客車站恢復運營的同時,鐵路也忙著輸送旅客。銅仁火車站副站長陝全明說,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均需進行核酸檢測,才能上崗工作。
“不僅要為旅客出行提供便捷服務,更要保障他們安全。”陝全明說,為了讓旅客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降低交叉風險,高鐵坐B座、普鐵2號座與7號座一律不出售,火車站全天有68名工作人員實行三班倒,確保旅客出行安全。
在銅仁火車站附近,公交車依次排列,乘客通過體溫測量、出示健康碼后有序乘車。銅仁市交旅集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恆說,為做好疫情防控並保障市民正常出行,公司僅減少運營車輛及調整發車時間,並未停運。
截至目前,銅仁市旅游客車站省際班車線已開通50%,每市、縣級班車已開通80%,銅仁火車站日均吞吐量有3100人。同時,隨著市民出行量逐漸增大,銅仁市公交運營車輛將逐步增加。
越是艱險越要向前,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銅仁市打通交通運輸堵點,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目前,全市有物流企業768家,重點商貿物流13家,3A級物流企業3家(鵬程物流、大龍寶鼎、友邦物流),運營車輛9838輛,主要分布在銅仁火車東站物流園區、川硐九州物流園區、萬山區高速南站西南物流中心和大龍火車站,燈塔智慧物流園區的物流大數據中心。
為保障企業物流需求,銅仁市加強對商貿物流企業復工復產指導。通過走訪調研,協助商貿流通企業廣開貨源渠道,做好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貨源投放。同時,積極為企業協調口罩等緊缺物資,確保鵬程物流、友邦石油運輸等涉及群眾生活必需品物資運輸的大型商貿物流企業正常運營。(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煜妤 江佳佳)
■ 短評
動脈通 發展暢
郭進
寒冬遠去,春暖花開。當下,銅仁打通交通“大動脈”,確保人流、物流暢通,傳遞強烈信號: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不能有“疫情防控可以鬆口氣”的想法。目前,需要切實做好“外防輸入”。
切實做好“外防輸入”,確保人民群眾的健康。銅仁建立生產物資“二維碼”綠色通道,車輛均可通過掃描“110便民服務”二維碼或登錄公安、交警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申領“兩點一線”綠色通道電子通行証……在車站,嚴格落實司乘人員戴口罩、測體溫、車輛消毒、通風消殺等防控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銅仁市構建多元化交通大“動脈”與通鄉通村公路毛細血管,為城鄉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循環動能。動脈與毛細血管的通暢與否,關系到生活生產資料能否運進運出,關系到群眾能否正常出行。簡而言之,交通通暢與否關系到經濟社會能否正常發展。
我們更要在“外防輸入”的同時,大力打通交通堵點,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仗。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