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黨建引領促發展,壩區產業復工忙

2020年03月11日19:2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春光彌漫,在這山花爛漫的季節,復工復產的沖鋒號已吹響,務川自治縣17個壩區迅速按下了“重啟鍵”,各級黨組織及時謀劃、統籌兼顧,積極探索“黨建+壩區”產業發展模式,抓緊抓實壩區產業復工復產,誓將疫情防控期間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損失補回來。

務川自治縣黃都鎮4500余畝壩區的蔬菜基地裡,50余名工人在田間犁地、翻土、除草、挖溝,一派繁忙。羊肚菌基地也迎來了春天的收獲,村民興高採烈的提著框一邊忙著採摘,一邊細數著好日子。播種與收獲交相輝映,繪成了一幅幅美麗畫卷。

黃都壩區是遵義市500畝以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樣板區之一。自從壩區建立以來,黃都鎮緊緊抓住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黨建+壩區”為引領,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蔬菜、花椒、辣椒、食用菌等特色農業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努把力,加把勁,才能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耕耘‘春’的希望,收獲‘秋’的喜悅。”黃都鎮黨委書記陳波說,黃都鎮將以全縣“首個壩區黨委”為契機,積極探索“支部+”模式,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挺在前線,著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盤活“產業鏈”,助力壩區經濟。

不誤農時不誤耕。在務川自治縣,不僅是黃都壩區村民在忙碌,在浞水鎮樂園500畝壩區裡,80多名村民也正緊抓春耕好時節,分區域忙碌著春耕。

“疫情期間耽擱了工期得抓緊補回來,望秋天能有個好收成。”村民李維孝說,2018年,他家在浞水鎮的扶持下養殖了500余畝大閘蟹,實現了脫貧。今年疫情期間停工停產,蟹塘沒能及時清淤,現在得抓緊清淤,為大閘蟹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為加快推進壩區產業復工復產,樂園村成立了“壩區產業黨支部”,通過“功能型黨組織+合作社+壩區+農戶”的模式發展蔬菜、辣椒、生態畜牧(生豬)、特色水產(漁業)等4個產業,並向500畝以上壩區外引伸輔助產業發展花椒3000畝。

如今,春意漸濃,務川自治縣積極整合壩區12個鄉鎮(街道)黨(工)委、26個村級黨組織力量,建立了壩區產業黨支部(黨小組)32個、“村社合一”、“壩社合一”示范點17個,組建了黨員干部產業發展專班8個、壩區產業專班13個、農技幫扶組5個,進村入組開展辣椒、蔬菜、茶葉、精品水果、中藥材、花椒、烤煙、食用菌、生態畜牧業等農業技術培訓,培養技術型農民,助力壩區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鄒彩琴)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