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貴州省2019年度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百分點)為72.82,較2018年提高6.03個百分點,其排名相當於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第58位水平,排名上升21位。依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標准,貴州在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等領域的便利度都有所上升。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商引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貴州產業大招商的信心也更足了:3月初,貴州發布2020年首批500個招商項目,總引資規模2909.7億元人民幣,數量和規模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近年來,貴州正視差距,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要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服務和效率高於周邊、成本和負擔低於周邊”的營商環境新高地,持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區域競爭力。
轉變觀念 “減”審批“加”便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貴州省產業大招商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投資促進局下發通知,加大對招商引資企業的服務力度。
黔南州市場監管局積極主動幫助貴州卡布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轉產口罩和口罩防護內墊,30分鐘完成備案手續,發放許可証電子証書﹔息烽縣市場監管局特事特辦、快速審批,為“貴州吉維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辦理新設立登記,全程隻用了1小時﹔貴州仕家暖通工程有限公司通過網上提交申請辦理相關注冊登記手續,整個過程僅用1天時間。
近年來,貴州始終抓住“放管服”改革,以政府數據共享開放為突破,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重點,以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為目標,破除不合理體制機制障礙,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快打造和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
為大力推進“減証便民”,貴州推出政務“集成套餐服務”,從“滿城跑”“滿廳跑”,到“隻到一窗、一站辦結”,實現了政務服務“隻進一扇門、隻去一個窗”。
在赤水市,整合國土、住建、地稅三部門在同一窗口同步辦公,推出二手房套餐服務,變房產過戶多次辦為一次辦,多窗辦為一窗辦。
金沙縣結合本地煤礦產業,選取辦件量最多的民爆物品購買、運輸事項,推出民爆物品套餐。套餐開通后,申請材料由原來的5項減少為1項,辦理時限也大大縮減。
貴安新區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審批局,大力精簡審批環節,將保留的268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為98項,逐漸構建“審批局外無審批、行政審批一枚章”的工作模式。
2019年,全省共推出40余種通用性“集成套餐”,200余種民生類、熱點類、營商環境重點項目類“特色套餐”。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一環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路徑,貴州政務服務在“一雲一網一平台”工作機制的有力導引下,推動政務服務“淘寶式”門戶上線運行。
刀刃向內 邁入法治化軌道
營商環境是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隻有做到規則公開透明、監管公平公正、依法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合法權益,才能讓企業家安心辦企業。
作為世界范圍內第一個制定頒布的全國統一的營商環境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1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1月3日,貴州召開全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新聞發布會,遵義市新蒲新區管委會不作為問題等8個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被通報。
貴州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的精神,向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宣戰,大力開展營商環境整治,對不作為亂作為、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實行“零容忍”。
2018年初,貴州啟動產業大招商和優化集中整治營商環境“兩大行動”,並出台《貴州省優化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方案》,對開展政策法規落實不到位、政務窗口服務質量、公用企業涉企服務、政府失信行為、政府涉企服務效能、第三方評估發現突出問題整治等6個方面進行集中整治,全年查處破壞營商環境案例43起。
伴隨著從嚴治理的態度和措施,整治營商環境突出問題的“貴州聲音”愈加響亮,“誰破壞營商環境誰就是我們的敵人”、整治營商環境“沼澤地”與“火焰山”等,都十分堅定地展示了貴州建設法制化營商環境的認真姿態。2019年,貴州共查處破壞營商環境案件46件,問責處理66人,有力促進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市場知冷暖。環境好,資本和投資者自然來。2019年,貴州圍繞重點產業引進省外項目5210個,合同投資額7523億元,新增到位資金5000億元。
對標一流 讓國際化理念落地
貴州提出對標國際一流標准,堅持按照國際慣例行事,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讓國際化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優化發展軟實力。
營商環境國際化,就是要持續擴大開放,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提高國際競爭力。貴州明確要求立足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標新西蘭、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找差距、補短板。
“獲得電力”是世界銀行測度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2019年7月,貴州印發全國第一個由省級能源管理部門編制的《進一步優化我省用電服務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旨在加強服務創新,精簡環節、壓縮時限、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努力提高企業“獲得電力”水平。
在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信貸獲得”是一個重要條件。2019年前三季度,貴州各項貸款余額增速位列全國第三位,全年總量接近3萬億元。這說明貴州信貸環境在不斷改善,企業投資貴州的信心不斷增強,實體經濟在持續向好。
在世行營商環境指標考察中,進出口通關時間、費用等對外開放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標。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貴陽海關出台措施,在物資快速通關、延順業務辦理期限、簡化辦事流程、加強聯防等七個方面為進出口企業優化服務。貴陽機場海關為貴州海信電子技術公司等外向型企業進出口物資實施“零延時”驗放,確保了生產線如期正常開工。
貴州以便企利民為出發點,堅持按照國際慣例行事,讓國際化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正變得越來越“國際范”,為貴州擴大對外開放、著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創造了更加寬鬆、更為暢通的商事環境。(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法)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