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磁場” 構筑人才發展新高地

2020年03月09日09:01  來源:貴州日報
 

春光正好,鶯飛草長,貴州大地春種忙碌。

“肥料要攪拌均勻,施肥要離根部遠一點,以免傷到苗,香蔥需要氮磷鉀……”

走進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五鳳壩區香蔥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提著桶、端著盆忙著為已下種的香蔥施肥。來自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農藝師王曉殿正一邊示范施肥要領,一邊對村民進行培訓。

“有問題就問‘科技特派員’。”團澤鎮村民苟遠萍說,“以前用老方法種,收益不好,現在有專家指導,我們遇到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找他們解決。”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像王曉殿一樣的廣大農技人員,以及廣大扶貧干部、專家學者,正深入貴州田間地頭、廠房車間,聚焦脫貧攻堅,服務高質量發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千方百計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確保打贏兩場戰、誓奪雙勝利。

保障就業 激發本土人才活力

“本來擔心找不到工作,這下放心了,通過網絡招聘選擇面廣,心儀的崗位也非常多。”3月5日,貴州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楊霞在“2020年貴州省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平台上投遞了幾份簡歷,正在家等待通知面試入職。

高校畢業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20.7萬人,在疫情影響和畢業生總量進一步提高的雙重壓力下,就業形勢更為復雜嚴峻。

如何保障畢業生順利就業、盡早就業?全省各地迅速行動、多措並舉,按下就業“加速鍵”。

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國家、省市就業網開展就業服務,暢通就業信息線上發布渠道。重點關心家庭困難畢業生和殘疾畢業生、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畢業生等群體的就業狀況,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幫扶。

貴陽市人社局人才服務中心攜手駐貴陽市各高校,將2020年進校園開展的現場招聘活動改為線上招聘,精准邀約大數據、制造業、醫療衛生等行業的重點企業,搭建起“政府、高校、企業”就業服務平台,確保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不斷線。

遵義市紅花崗區組織舉辦“春風行動線上專場招聘會”,150多家省內外企業提供3000多個優質崗位,讓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求職有門、就業有路。

……

就業是民生之本。貴州精准施策,早謀劃、早安排、早行動,盡最大努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增強本土人才“造血功能”,全力以赴匯聚人才新高地,打造人才新磁場。

救急補短 提升人才服務“溫度”

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當前,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確保全面完成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亟需救急補短,一方面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延攬人才。

留人,就是用事業留人、用情感留人、用待遇留人。

資金支持、薪酬待遇、職稱評聘、住房保障……3月1日,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20條暖心舉措,讓一線醫務人員安心戰“疫”。

去年底,貴州出台方案,鼓勵支持有關人員到貧困地區領創龍頭企業或合作社助力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方案明確,參加人員在任期間,保留編制身份崗位,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保持不變,工齡連續計算,享有在職人員同等權利﹔對領創期間取得實績的人員,除享受優先提拔使用、優先推薦評先評優、優先評聘職稱崗位傾斜,還可在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獲取報酬、獎金、股權激勵。

攬才,就是用政策吸引、用實力說話、用服務保障。

3月初,我省出台“八舉措”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其中支持貴安新區部分公務員崗位試行聘任制,探索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引進各類人才,同時對編制外引進的高層次、專業性人才實行獨立的薪酬制度體系。

為保証入黔高端人才能安居樂業,貴州堅持無微不至服務人才,讓一流人才獲得一流待遇,幫助解決子女就學、配偶就業、安居住房、社會保障等具體問題。

今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求賢若渴廣聚人才,以“高精尖缺”為導向,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引進高端領軍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開放型經濟人才,助力貴州經濟社會發展。

良禽擇木而棲。面對疫情大考,貴州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轉機,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人才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

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目前全省人才資源總量突破500萬人,“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累計引進人才127名,東西部扶貧協作城市間雙方互派干部人才挂職學習6158人、開展教育醫療領域“組團式”幫扶1518人,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

創新創業 構筑經濟發展高地

放眼全省,決戰脫貧攻堅如火如荼,決勝同步小康緊鑼密鼓,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深入推進,為人才干事創業提供廣闊天地。

貴州充分發揮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搭建更多創新平台,吸引更多創新人才,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構建共性技術平台,加快建設貴州科學數據中心等創新平台﹔圍繞重點產業,制定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技術清單,實施植物萃取、食用菌、冷涼蔬菜、煤炭智能採掘、智能網聯汽車等重大專項,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我們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通過實施科技支撐和人才智力支持行動,助力貴州蔬菜產業發展。”貴州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所長孟平紅說,園藝研究所成立了白菜、韭黃、佛手瓜、菜豆和茄子5個蔬菜優勢單品技術服務小分隊等,還將繼續派出科技副職、駐村干部和科技特派員等,扎扎實實為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振興服務。

在盤州,貴州大學綠色農藥與農業生物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金林紅、吳劍指導當地茶農進行茶樹種植,為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提供技術保障。

在畢節,大方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龍貴興在黃泥塘鎮西河村辣椒育苗基地指導群眾育苗,確保村民實現產業增收。

……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貴州縱深推進人才強省戰略,緊緊抓住“人才第一資源”這個核心要素,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人才發展環境持續優化,人才隊伍持續發展壯大。

今日之貴州,正加快成為優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創業之地、成功之地。(覃淋)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