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北部戰區陸軍某工兵旅從“雷鋒存折”裡取出4萬元,以“雷鋒”的名義捐贈給兩名犧牲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湖北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29歲﹔河南許昌市董村鎮新王庄村村醫王土成,37歲)家屬,並與其子女建立了長期幫扶關系。
截至目前,“雷鋒存折”已向玉樹震區、雲南旱區、希望小學等累計捐款近140萬元,覆蓋全國21個省區市,惠及7590余人。通過“雷鋒存折”,該旅用一次次扶貧救困、捐資助學的無私善舉,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溫情故事。
這張特殊存折曾經的主人叫雷鋒。上世紀60年代,遼寧撫順望花區和平儲蓄所(今撫順市工商銀行雷鋒支行)儲蓄員王玉珍,為還是普通戰士的雷鋒開辦了一個存折。雷鋒將每月節省下來的津貼存下來,多次以部隊名義向社會捐贈。雷鋒犧牲后,存折裡的100元被完整保留下來。
2010年2月26日上午,為了積累更多愛心捐贈,讓資助行為常態化、制度化,“雷鋒存折”續存活動啟動儀式在原沈陽軍區某工兵團舉行。雷鋒班第二十四任班長黃幫維,第一個把2400元工資存入“雷鋒存折”。活動結束后,存折裡的金額由229.67元變成了10萬多元。
消息傳開后,源源不斷的愛心捐款從四面八方匯聚。2012年12月22日,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把學生自願捐出的2萬多元匯入“雷鋒存折”。從此,“雷鋒存折”落戶北京大學。
10年來,先后有幾十家單位、千余名愛心人士參與“雷鋒存折”續存活動,累計捐贈230余萬元。
2010年3月,西南地區發生特大旱災。看著新聞畫面裡皸裂的大地和受災群眾,部隊官兵感同身受。經研究,“雷鋒存折”首筆善款2萬元捐往災區。
2012年底,陸軍某工兵旅開展“重走雷鋒路”活動。在4000公裡征程中,部隊先后6次啟動“雷鋒存折”。
2013年,撫順市清原縣遭受特大洪澇災害,300名官兵前往馳援。撤出前一天,官兵們申請啟用“雷鋒存折”,為該村捐款5萬元,並與22名家庭受災中小學生結成幫扶對子。
在“雷鋒存折”續存活動過程中,部隊官兵先后創新開展“善淘在行動”“雷鋒愛心書屋”“鋒蜜溫暖包”等公益項目,累計為邊遠山區孩子募集圖書近萬冊、衣物4萬余件,讓愛心匯聚跨越地域、穿越時空。
2018年,旅黨委經與中國工商銀行遼寧省分行協商,決定取出100萬元,援建撫順市北三家鎮中心小學。
2019年12月13日,改造后煥然一新的撫順市北三家鎮中心小學,隆重舉行“清原滿族自治縣雷鋒小學”挂牌儀式。學校確立了“以雷鋒精神興校育人”的辦學理念,校內處處充滿雷鋒元素。
(李鶴、姜自恬、杜善國參與採寫)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