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舟山港集團多措並舉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傳幫帶”制度化 眾工匠干勁足(改革落實在基層)

本報記者 竇瀚洋

2020年03月02日11: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童,現在不打算走了吧。”在寧波舟山港集團下屬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工會主席楊朝暉笑著邊問邊把“精裝夫妻房”的鑰匙遞到員工童順的手中……童順是浙江省技術能手,前不久打算跟未婚妻結婚,但買房壓力讓他動了回老家的念頭﹔如今接過鑰匙,他趕忙說道:“不走了,集團有這麼好的政策,我要留下來好好干。”

為了促進職工隊伍穩定,保障產業工人生活,寧波舟山港集團特意建設了兩棟職工“精裝夫妻房”,解決外地員工的住房問題。集團下屬寧波港強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精裝夫妻房’政策面向港口5大類、21個主要工種產業工人,優先考慮勞模工匠、高技能(技術)人才和高學歷人才。”前后共投資1.25億元,新建790間住房,為的就是能留住像童順這樣的優秀產業工人。

不僅如此,通過推進職業發展體系和權益保障體系建設,集團為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暢通渠道,“從‘技術能手’到‘首席技師’,設有四檔技能職務,每月可補助800到7000元不等。”童順告訴記者,“有了明確的發展路徑,我的目標就是努力提高技能水平,早日晉升為‘首席技師’”。

2016年11月,浙江海洋港口深化整合,一體化效應讓寧波舟山港集團實現了“一年一台階”的高速發展,同時也對產業工人素質能力和結構組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員工隊伍急需從勞動密集型向人才密集型轉變。

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人力資源部主任葉志航向記者介紹:想要推進港口運營、航運服務、金融和開發建設“四大板塊”的一體化協同發展,就必須解決當前面臨的人才結構不夠合理、平均年齡偏大、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等突出問題,這也是集團發展的內在需要。

2017年,寧波舟山港集團打造了“海港工匠”培育平台,為職工成才開辟了新通道,“‘海港工匠’是集團為孵化技能人才,尊重首創精神,保護絕技絕活而打造的工匠培育平台,每年評選10名,不僅給予8000元一次性獎勵,還有‘先進療休養’福利。” 集團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陳國潘說。

全國最美青工、浙江省勞動模范李圭昊是集團下屬北侖第一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技術員,2018年被評為集團第二批“海港工匠”。他告訴記者:“‘海港工匠’不僅是一種榮譽,也是對我工作業績的認可和激勵。”201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勞模工作室,通過修舊利廢、技術革新、設備改造等實踐活動,對青年員工“傳幫帶”。

“利用各種教學平台,集團實施常態化技能業務培訓,僅2019年一年就開展班組長、專業技能(技術)人員等各類培訓班400余期,培訓學員2萬余人。” 葉志航介紹說,不僅如此,通過完善出台《集團導師帶徒管理辦法》,推動“傳幫帶”制度化、常態化,集團進一步深化了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全國勞動模范竺士杰是集團下屬北侖第三集裝箱有限公司橋吊班副大班長、高級技師﹔擔任導師的十年間,他帶出了2000多名橋吊司機。對於“傳幫帶”,他頗有感觸:“之前缺少管理制度,導師補貼又少,有些老師傅並不樂意帶徒弟。一方面擔心帶徒佔用大量工作時間,降低自己的計件收入﹔另一方面也擔心遇不到像樣的徒弟,影響自己的安全績效。”

《辦法》出台后,明確了師徒職責,導師補貼同比提高一倍,“今年公司還有兩對師徒被評為集團的‘名師高徒’﹔現在導師積極性都很高,‘出徒期’比以往至少縮短兩個月。”竺士杰笑道。

“2018年12月,集團在浙江省先行先試,制定下發《新時代浙江省海港集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按照‘四個堅持’‘三個引領’‘四個平台’‘四個體系’‘三個基地’的總體框架,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進行了專門設計和部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毛劍宏介紹說,僅2019年就完善推出了8項關乎產業工人成長成才、創新創效、關心關愛的體制機制。通過優化技能競賽平台,規范崗位創新平台,建立自主評聘體系,構建網絡服務體系等多項措施,多措並舉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下一步,我們還要大力實施‘四大人才工程’建設,進一步強化產改工作制度保障,厚植產業工人成才基礎。” 毛劍宏說,“集團將繼續堅持以人的轉型升級來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通過培育選樹更多的‘海港工匠’‘浙江工匠’,讓產業工人更具獲得感,努力把寧波舟山港打造成國際一流強港。”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