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疫”和諧的醫患關系能否持續

2020年02月28日08: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是華西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他帶領130人的隊伍,接管了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的兩個重症病區。作為參與過抗擊“非典”也參加過汶川地震醫療工作的醫生,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在重大公共事件時,醫患關系緩和,患者和家屬對醫生的信任度很高。

這樣的體會不是康醫生獨有,很多醫生護士都有這樣的感受。一位在重症隔離區的護士說,患者身體不好,偶爾也鬧情緒,但他們對醫生護士都很尊重。有的病人雖然病情比較嚴重,但咳嗽的時候會把頭扭向一邊,不朝向護士。也有醫生感嘆,20年前那樣的醫患關系回來了。

其實,醫患關系最重要的是信任與合作。

信任與合作是相互的。當病人把對恢復健康甚至是生的希望都交給了醫生護士時,表達完全的尊重和敬意﹔醫護人員全力救治患者,信任患者的理解與配合,那麼這就是一種完美的醫患關系。

疫情牽動人心,大家通過各種媒介看到醫護人員與患者互動,給他們鼓勁打氣,互相鼓舞的氣氛,讓很多人感動。

醫患關系平時也應如此。但是,由於多種干擾因素,本應簡單的醫患關系變得復雜化,還被蒙上了陰影。這些干擾因素不單引起醫患雙方的互不滿意,甚至時有傷醫案發生。就在疫情襲來之前,北京的兩起傷醫案引起巨大的社會震動,一名女醫生殉職,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躺在病房裡。當然,傷醫者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嚴懲,故意殺害醫生的孫文斌已經被判處死刑。

疫情爆發以后,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從各地馳援湖北。他們不是不清楚病毒的危險,但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而是在盡自己的一份專業力量,踐行“救死扶傷”的入職誓言。抓緊時間,多救治一個是一個是他們共同的心願。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型病毒,傳染性和危害顯而易見。患者很清楚這場疾病是前所未有的,醫護人員也清楚自己面對的是新敵人。隻有雙方配合,才能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時候,醫護人員與患者面臨共同的敵人,是一體的。雖然隔著口罩和防護服,但醫患雙方在共同抗“疫”。

平時,由於醫患關系的復雜性,患者不滿意個別醫生沒耐心、沒有人情味、冷漠,而醫生同樣不滿意一些患者的刁鑽刁難。有時雙方除了簡單的交流,沒有其他的溝通。患者採用的一些過激手段更促使醫生不得不提高警惕,從而加劇了醫患之間的不信任,導致了醫患矛盾的升級、惡性循環。

如今還在“疫”中,經此一“疫”后,和諧的、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能否保持呢?

2003年“非典”疫情結束之后,有醫生很懷念那時候的醫患關系。“非典期間給人一個最為深刻的感受,就是那場災難面前的醫患關系,透明、信任、忠誠、堅定。”2013年,時任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的王仲這樣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而當時,他感覺“而今天,醫患關系一步步走向沉重”。

但是,這次新冠疫情的大災大難,是前所未有的,對整個社會各方面的觸動也是前所未有的,希望能為一直緊張的醫患關系帶來修補和改進之機。修正干擾項,讓醫患之間的信任與尊重繼續保持,需要社會每個成員的主動參與。(李新玲)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