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利於精准防控

2020年02月27日11: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態勢不斷拓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多省市相繼調整了應急響應級別,有的從一級調整為二級,還有的直接從一級調整為三級。這是適應各地差異化防控形勢的務實之舉,接下來類似調整還會陸續出現。

各地疫情形勢的差異化體現在,雖然部分地區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但不少地方已趨於緩和。幾天前有統計數據顯示,當時全國已有1396個縣(區)無確診病例(佔46%),還有一些縣(區)累計病例很少、基本沒有新增病例。是防輸出還是防輸入、防擴散,是以復工防疫為主,還是以社區防疫為主,各地情況不同,措施也會不同,假如再採取“一刀切”的防控舉措,就會不合時宜。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7日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准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各地要以縣(市、區、旗)為單位,依據人口、發病情況綜合研判,科學劃分疫情風險等級,明確分級分類的防控策略。分區分級防控,首先需要各地制定差異化措施。

在這方面,法規留出了余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明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由國務院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特別重大級別以下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應急響應從一級到四級,分別由國務院、省市人民政府、設區市人民政府和縣(區)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不是防控力度的簡單改變,因為差異化既不是單邊強化,也不是單邊弱化,而是措施多樣化。措施是鬆是緊,力度是大是小,應結合當地情況考慮。

更需強調的是,調整應急響應做好措施銜接。將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三級響應,意味著層級較高的防控預案,需要由層級較低的預案替代。也就是說,在調整應急響應級別時,地(市)甚至縣(區)要制定防控措施,否則,防控就可能失去指導而不知所措,要麼沿襲過去的做法,仍然“一刀切”地嚴格﹔要麼自行其是,缺乏步驟地放鬆。

疫情是一次大考,應急響應級別調整,這是一張考卷上的關鍵考題。改變應急響應級別絕非下一個通告那麼簡單,背后還需做好協調和政策銜接,如此才能讓不同的響應級別平滑過渡,防控措施有序變化。 (時本)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