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發展

——三論“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2020年02月26日09:24  來源:貴州日報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特別是對於抵抗風險能力比較薄弱的中小企業和依賴人流量的部分實體服務業。

在當下疫情防控的攻堅期,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疫情過后的恢復期,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和服務業早日復工復產,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讓企業開工的綠燈和防疫的紅燈一起閃,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要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渡過難關的能力。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去年,我省在減稅降費和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等工作中取得積極成效,實實在在為中小企業減輕了負擔。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更要保持並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切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運營成本、緩解資金壓力,防止資金鏈斷裂,必要時可採取“特事特辦”“一企一策”,為他們渡過當下的難關鋪好路、搭好橋。

要圍繞旅游業這個重點逐步恢復服務業的活力。數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廳下發《關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有序開放旅游景區工作指南》,全省多家景區有序受控開放。景區逐步恢復開放,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后的必然選擇。但是要注意,我們雖不能讓疫情困住手腳,但也不能輕視疫情防控的重要,尤其景區又是人流聚集之處,更需我們科學精准制定工作措施,認真執行防控疫情期間工作指南,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始終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也要在“危”中看到“機”,疫情的沖擊無疑會倒逼旅游行業培育新動能,並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提升應對風險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要千方百計釋放新興經濟、健康經濟的潛力。當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時,一方面,要用辯証及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深刻分析一些傳統企業、行業遭受沖擊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另一方面,要注意在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時,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等新興經濟,醫藥、康養、體育等健康經濟,卻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因此更應善於因勢利導,變壓力為動力,結合“雙千工程”實施,結合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把握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契機。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企業正是其中最活躍的因子。我們要在做好“防”的前提下,不斷加快“復”的進度,堅決做好對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的支持和服務,就一定能夠共同渡過難關,迎接春天到來。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