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圈回暖助力經濟復蘇(治理者說) 商貿活則經濟活,實體興則產業興。秉持人性化、時尚化、景觀化、精細化理念,推動商圈轉型升級,切實保障民生福祉,讓城市生機勃勃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不小沖擊。…
不失時機暢通經濟社會循環(評論員觀察) 切實解決企業經營困難、激發國內有效需求,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既打通關節、疏通脈絡,又“收放自如、進退裕如”,說到底還要靠改革,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 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
擴大內需必須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出“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
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每一個“我”參與 政府、社會、居民各方形成強大合力,建立嚴密完備的病毒“防火牆”,是我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獲得的寶貴經驗,在目前以及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每個人既是常態化防控工作的行動主體,也是常態化防控成果的受益者。…
北青報:疫情后仍需良好衛生習慣 該不該告別握手 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注意消毒……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人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4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期間,98.0%的受訪者更加注重個人衛生,養成了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風等好習慣。…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下“繡花”功夫(話說新農村) 群眾對脫貧成效的認可度,很大程度來源於扶貧干部的工作態度、幫扶力度和精准扶貧實施的深度,把每項扶貧工作都實打實地做好,脫貧成果才能經得起歷史和時間檢驗 雖然全村已經脫了貧,但今年安徽省利辛縣朱集村第一書記劉雙燕更忙了:和同事們輪流執勤,嚴防疫情﹔挨家挨戶摸排,對標小康標准查漏補缺,鞏固脫貧成果﹔對去年外出務工的154戶村民,挨個落實務工就業…… 眼下在脫貧攻堅一線,廣大扶貧干部像劉雙燕一樣,正以更大的決心、更加精細的工作向絕對貧困發起最后的總攻,“挨家挨戶”“逐一落實”成為工作常態。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大扶貧干部做了大量艱辛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心力,我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
艙實 船穩 帆正(人民論壇) 4月8日,經過76天的堅守,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迎來了從“暫停”到“重啟”的時刻。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激活高校教師中的“銀發力量”(人民時評) 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著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從而實現優秀銀齡教師成規模的跨省流動、向薄弱地區流動、長期穩定流動 前不久,教育部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擬面向西部地區行業、產業、企業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一批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教、支研。方案顯示,今年將從部分教育部直屬高校遴選120至140名退休教師支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塔裡木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托底民生,多措並舉穩就業(人民時評) 穩就業,要辯証看待危與機,善於抓住危中之機﹔在關注短期總量的同時,還應理順就業結構 千方百計、多管齊下,用好人口素質提升所孕育的新一輪人才紅利,就業不僅穩得住,也必將推動經濟蓬勃發展 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鼓勵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這段時間,各地各部門落實“政策包”,打出“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暢供需多措並舉,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善於化危為機 老字號餐館主動“觸網”,增設外賣窗口,打通線上線下﹔農業部門推出網上訂購、網上培訓、網上貸款等春耕備耕新方式……雖然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嚴峻考驗,但及時反應、應對有方,有助於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微光成炬,志願力量溫暖人心 志願服務的參與程度,彰顯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素養﹔千千萬萬志願者,展現著泱泱大國的文明形象 志願者們身體力行,讓愛心在行動中播撒,讓正能量在傳播中延續,吸引帶動更多人參與其中,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為居民買藥,有時得跑好幾家藥店才能買齊﹔在超市協助運貨,人均每天搬貨2.5噸﹔接送醫護人員,一天連續奔波十幾個小時……“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在武漢啟動以來,大批市民熱心參與,“我要報名”的聲音打動人心,“讓我來做”的承諾堅毅篤定。2萬余名專項招募的志願者忙碌在江城的各個角落,以點點微光匯集成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萬丈光芒。…
增強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疫情防控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需要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切實增強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月7日,省委常委會暨省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勢,要求因應常態化條件下防控疫情的新形勢,不鬆勁、不懈怠、不麻痺大意,慎終如始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維護好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人民日報:把握新消費的發展契機 旅游企業跨界做電商,銀行APP跨界線上問診、直播課堂,金融機構跨界做外賣,加油站開始賣菜……疫情期間,許多新消費場景持續涌現。企業跨界“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為更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保障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強大力量。…
消費者“用腳投票” 不怕商家“報復性漲價” 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近日,海底撈、西貝等餐飲品牌悄悄漲價的消息受到業內關注。海底撈承認“漲價屬實”,稱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公司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關愛護士是對張靜靜的最好告慰 我國護士人數雖然日益增多,但護士待遇差、工作忙、社會地位不夠高等造成的不利影響也日益突出,成為制約護理事業發展的瓶頸難題。切實提高護士的待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從事護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每千人口護士數”和“醫護比”,充分保証護士職業的穩定性和尊崇感,既是對抗疫護士的最好回報,也是對張靜靜護士的最好告慰。…
把“垮掉的一代”帽子扔了吧 過去二三十年裡,“垮掉的一代”的帽子,先后被安到中國80后、90后和00后的頭上。而在過去兩個多月裡,在疫情防控中,在包括武漢在內的全國各地,我們都看到了“永不彎曲的青年脊梁”。…
別“飄”了!疫情防控工作仍是持久戰 4月5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當前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不可掉以輕心。在全球疫情不斷加速蔓延的態勢下,作為國際交往中心的首都北京,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完全結束是不可能的,很有可能較長時期處於疫情防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