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開放須做好周全准備

2020年04月08日08:57  來源:南方日報
 

近期,隨著氣溫回暖,以及清明假期到來,各地景區、公園游客增長,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在北京朝陽公園,大批外國人不戴口罩聚集,公園方面不得不出動文明疏導員、公園管理員以及安保人員到現場,對人群進行文明勸離疏散。

疫情還沒有結束呢!不戴口罩出門扎堆聚集,違反了防控條例,是沒認清當前的形勢。疫情發展到現階段,雖然國內防控態勢穩定向好,但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挑戰: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已具備“大流行”特征,輸入性風險有增無減﹔另一方面,無症狀感染現象正在浮出水面,可能是人傳人的重要傳染源。面對風險,最重要的是保持高度自覺性和警惕性,不能產生鬆口氣的念頭,更不能以自由之名,無視甚至挑戰目前的疫情防控管理規定。

從現有情況來看,確有個別外籍人員不遵守、不配合國內防控管理規定。比如,有人不戴口罩不聽勸阻,還侮辱、毆打商場防疫人員﹔有人回國后不遵守國內規定,外出跑步被限期離境……這裡面可能有文化方面的差異,也有溝通理解上的障礙,但總的來說,在中國就要遵守中國的規矩,要對得起大多數人的努力。現在雖進入低風險階段,但仍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不扎堆不聚集。

其實不止是外國人,春節至今,城鄉居民居家隔離、遠程辦公為主的生活節奏已經兩月有余了,現在很多人的外出意願都非常強烈,如何面對人們的訴求,很考驗管理部門的智慧。日前,在安徽黃山,就出現了游人如織的場面,景區5小時內連發4條公告,建議游客至其他景區游覽。包括這次朝陽公園出現的扎堆現象,指向其實是同樣的命題:旅游景區選擇開放的時候,是否預估到可能的“報復性消費”?有無做好應急處理的准備?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旅游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嚴控游客流量,景區科學合理設置承載量。要有效採取門票預約、智慧引導等手段,科學分流疏導游客,做好游客流量關口前置管控,避免人群聚集。做好上述要求,固然需要游客自覺配合管理規定,但更需要旅游管理部門開動腦筋。“游人如織”“人群扎堆”的出現,說明相關部門防控意識不足,在具體行動上存在漏洞,需要對照反思、查缺補漏。

數據顯示,自3月中旬開始,國內旅游業轉入防控型復工新階段,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旅游企業恢復了轄區內的旅游業務,大量的“報復性消費”呼之欲出。這個時候,有必要給人們的出游熱情“潑一盆冷水”,要對現在的防控形勢有一個正確認識。旅游業要把防控放在前頭,不能為了開放而開放。此外,不妨對照“雲上博物館”等新形式,文旅行業深耕在線創新,利用虛擬技術,練好內功,推動文旅產品線上消費增長。(扶 青)

(責編:羅彬月、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