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新產業佔規模以上 工業總產值比重接近六成 本報訊 記者近日從白雲區獲悉,該區去年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新產業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接近60%,其中,500萬口徑軟件和信息技術業務收入增速居全市第一。 去年以來,白雲區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中高端消費品制造業、鋁精深加工產業、健康醫藥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發動機及配套產業、大數據及5G配套產業等“七大產業”,重點企業快速落地,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新興產業快速成長,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等新產業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新動力。…
乘風破浪揚新帆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按照脫貧攻堅“四個不摘”要求,創新探索了“2+N”產業扶貧長效機制、“三張網”防貧預警監測機制、“文明儲蓄所”鄉村治理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N”產業夯實脫貧成果 春節臨近,印江自治縣木黃鎮文昌村集體經濟迎來年終結算時點,村支兩委正在抓緊造冊、算賬,准備給貧困群眾進行年底分紅。…
貴陽花溪:打糍粑、跳竹竿舞 布依族村民鬧新春 人民網貴陽1月30日電 攔門酒、山歌對唱、打糍粑、跳竹竿舞……2021年1月29日,一場極具布依族風情的鬧新春活動在貴陽市花溪區青岩鎮龍井村水井文化廣場舉行,布依族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喜迎新年的到來。 據了解,花溪區龍井村原名龍井寨,被譽為“溪南十錦”第一景。…
鎮寧開展“送崗到家”巡回招聘活動 巡回招聘活動。 日前,鎮寧自治縣結合當前外出農民工集中返鄉實際,以購買服務形式,委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運用趕集日在縣域內各鄉鎮(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巡回招聘活動,讓返鄉農民工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桐梓黃蓮鄉:農閑時節刺繡助增收 “這個位置要繡三針,顏色要選擇相近的,這樣繡出來的貼布繡整體顏色才好看......” 在桐梓縣黃蓮鄉道竹村,有這樣一群苗家繡娘,他們在農閑時聚在一起,一邊談論家常,一邊忙著刺繡,增加自家的收入。 桐梓縣黃蓮鄉道竹村今年51歲的李文秀,有著30余年的刺繡手藝。…
修文縣組織工作新聞宣傳培訓班開班 本報訊 1月27日,修文縣組織工作新聞宣傳專題培訓班開班。 此次培訓為期三天,邀請《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媒體駐貴州記者站站長、省委組織部專家等授課,講授組織系統新聞宣傳寫作技巧、評論理論文章寫作技巧等。…
觀山湖區舉辦生態環境網格員業務培訓 本報訊 連日來,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觀山湖分局舉辦生態環境網格員專題業務培訓,旨在扎實推進轄區生態環境網格化監管工作。 此次培訓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世紀城街道、金華園街道、雲潭街道多次開展三級網格員培訓,進一步對各類污染源的種類,網格員巡查、取証、記錄要點,“生態觀山湖APP”填報流程、環境問題上報和處置銷號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
按下“快進鍵” 跑出“加速度” 1月25日,天氣寒冷,修文經開區產業園區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一個個新型工業項目加速建設,一個個規上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 在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和仁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中藥材經過揀選、切制、清洗、提取等處理,然后經過機器制粒、分裝、包裝,再進行加工做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等產品,最后通過包裝、貼簽打碼進入市場。 工人們熟練操作,機器快速運轉,整條生產線有條不紊。…
南明區開展電器產品質量專項整治 本報訊 連日來,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電器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嚴厲查處違法行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工作中,南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以電線電纜、插頭插座、室內加熱器、充電器、電熱毯等作為重點檢查產品,以專業批發市場、商場超市、小商品集散地、五金門店等作為重點場所,全面開展排查,掌握電器及附件產品經營情況,建立排查台賬,嚴厲查處制售“三無”、假冒他人品牌和廠名廠址、不符合產品標准等電器產品以及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
貴陽去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89萬人 本報訊 1月28日,記者從相關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0%以下。 實施更加積極的政策統籌城鄉就業。…
荔波小七孔景區舉行首屆導服技能大賽 日前,由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主辦、客樂達導服中心承辦的2021年小七孔景區首屆導游大賽舉行。本次大賽是小七孔景區自2020年6月成立導服中心以來舉辦的第一次導游比賽,共有11位選手同台競技,一展風採。…
貴定縣老舊小區打造“5分鐘”消防救援圈 本報訊 (記者 虞思滔 通訊員 趙洪喜)今冬,貴定縣針對老舊小區用電量大、消防配套設施弱、火災風險等級高等難點,探索推行“信息摸排精細化、站點設置標准化、日常管理網格化、巡邏宣傳常態化”的“四化同步”模式,構筑老舊小區安全防火牆。 據介紹,貴定縣老城區由於住戶家用基礎設施破舊,住房大多為磚木結構,火災隱患較大。…
黔南州計劃今年生豬出欄超240萬頭 本報訊 (記者 高榮華)1月21日,記者從黔南州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去年該州立足產業基礎和州情實際,研究制定和印發了工作推進方案,明確了系列工作措施,努力克服非洲豬瘟疫和新冠疫情影響,有效推動生豬產業發展。今年,該州在保証市民“菜籃子”供應和豬肉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將實現生豬年出欄240萬頭以上。…
選准產業 授人以漁 時值羊肚菌種植的最佳季節,在雷山縣丹江鎮排翁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裡,技術員蔡林正在給新務工的群眾培訓種植技術,村民按照技術員講解方法將羊肚菌種子種下。 雷山縣常年氣溫涼爽濕潤,非常適宜羊肚菌種植和生長。…
村企合一 荒山披綠 “青柚種植的深度、行間距一定要把握好,這樣有利於后期生長。”雖已是寒冬臘月,但在三穗縣台烈鎮寨頭村金昌溝的精品水果種植基地裡,一株株青翠的泰國紅寶石青柚布滿山坡,縣農技專家楊再培正在講解青柚種植技術、田間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日常管護等方面知識。…
鎮寧自治縣白馬湖街道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 本報訊 (記者 牟元媛)臨近春節,為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鎮寧自治縣白馬湖街道發動街道團員青年、社區干部開展志願服務。 近日,志願者們在轄區內走訪宣傳環保知識,並向居民群眾發放《文明宣傳手冊》100余本,引導群眾自覺踐行垃圾分類,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赤水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本報訊 (記者 楊柳 通訊員 陳俁)近年來,赤水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優化營商環境,讓群眾、企業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紅利。 2020年9月,赤水市實行審批服務“一窗通辦”便民化改革,將政務服務大廳布局為10個功能分區,企業或群眾隻需提出申請,工作人員全程幫辦代辦,實施流水線式的聯審聯批提高審批效率。…
貴陽經開區農房確權智慧監管平台上線運行 本報訊 (記者 羅文福)1月22日,貴陽經開區農房確權智慧監管平台正式上線運行。該平台通過引入平台化IT架構設計,繪制確權“畫像”,構建經開區統一的農房確權信息數據中心,實現跨組織、跨業務、跨系統協同聯動,完成從建設應用到數據服務的全鏈路建設。…
貞豐這艾村:竹蓀產業示范基地促就業穩增收 貞豐縣者相鎮引進專業農業企業進駐,在這艾村建成120畝紅托竹蓀產業示范基地,標准化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有效解決周邊群眾的就業問題。 這艾村紅托竹蓀基地裡,雷明珍和往常一樣,仔細對基地大棚裡的紅托竹蓀生長情況進行查看。…
習水:“五到組”網格化構建鄉村社會治理新模式 為加快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走出一條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符合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之路,習水縣緊緊圍繞“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治理機制,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為目標,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網格化服務管理為底座、以信息化為支撐,充分發揮網格員、聯防戶長人熟地熟優勢,將組織健全到組、思想教育到組、信息收集到組、議事協商到組、平安創建到組,融合推進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建設,探索形成了“社會組織+網格+治理”五到組網格化社會治理常態工作機制,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了各類社會問題有效解決在當地。 自今年6月份“五到組”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全面推進以來,習水縣共受理各類糾紛4948件,調解成功4740件,調解成功率95.79%,司法確認1602件﹔民事案件訴訟量與去年同期比下降11.04%﹔信訪走訪量與去年同期比批次下降38.3%,人次下降47.3%。…
貴州凱裡:“五個聚焦”繪苗侗明珠新圖景 凱裡市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非貧困縣和黔東南州州府所在地,2014年,共識別出國家標准貧困村81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16290戶60496人,農村發展獲得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相對較少,脫貧攻堅面臨著巨大壓力。 “十三五”期間,凱裡將脫貧攻堅作為統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號工程”來抓。…
關嶺高坡村:“賣鮮果”“深加工”兩步走 提升紫王葡萄附加值 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關嶺縣關索街道辦事處高坡村進一步延長紫王葡萄產業鏈,堅持“賣鮮果”“深加工”兩步走,進一步提升紫王葡萄的經濟效益,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轉變。 高坡村:延長“紫色”產業鏈 提升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