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娘下田“种”乡愁

2021年06月15日15:58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凯 谢朝政 汪瑞梁 周恩宇

一大早,宋大娘吃过早餐,穿上水鞋,下田插秧。“以前,我们可以将秧苗插得横竖笔直,10多年不种,手脚有点生疏了。”宋大娘看着梯田里有些歪斜的秧苗不好意思地说。

宋大娘名叫宋帮芝,家住纳雍县玉龙坝镇九龙潭社区。九龙潭,因为九个井汩汩冒着清泉而得名。由于水源丰富,过去九龙潭是远近闻名的大田坝。“夏天蛙声阵阵,秋天一片金黄。”社区党支部书记程俊说,附近村寨的姑娘都争着往这里嫁。

“我家有差不多四亩田,年成好时可以收差不多4000斤稻谷。”宋大娘说,顿顿吃大米都不成问题。

“可光吃饱肚子不行,你得挣钱。”程俊说,九龙谭的姑娘小伙纷纷外出务工。因为缺少劳动力,九龙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旱地,种稻谷变成了种玉米。

“没想过这辈子还会种田。”宋大娘和她的姐妹们都没有想到,2018年,玉龙坝镇决定依托九龙潭社区群峰叠翠、水绕山环的优美环境,提出了“山上药、山腰果、山下园、遍地花”的立体发展思路,引进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4.5公里的通村油路修进村子,排洪沟渠、两岸河堤、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九龙潭越来越美,也越来越便捷。最让群众高兴的是,围绕打造乡愁田园,2020年镇里争取到了200余万元的旱改水项目,把68亩旱地恢复成水田。

冬去春来,一块块旱地又变成了一丘丘梯田。宋大娘和她的姐妹们又成了种田人,只不过现在不是种自家田(她家地流转给了公司),也不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在稻田里劳作,一天还有100元收入嘞。”宋大娘说,重新种田,感觉睡觉都踏实多了。

据了解,九龙潭社区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在山顶种下了350亩皂角,山腰种下了400亩李子、300亩猕猴桃,山脚种下了320余亩秋彤桃、200亩金丝皇菊,养起了冷水鱼。群众不单做回种田人,还变成了家庭农场主,变成了产业工人。

让宋大娘和姐妹们高兴的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兴旺,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有了返乡发展的念头。“我们要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开民宿,搞农家乐,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时让老年人也参与进来,展示农耕文化,吸引游客体验农耕文明,合力推动九龙潭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程俊说。

(责编:唐杰(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