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在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中,贵州省在2016年度和2017年度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累计获得中央奖励资金3469万元。连续5年,余庆县、遵义市、福泉市、长顺县、赤水市等地先后列入国务院办公厅表彰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
改革永远在路上。贵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持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获得感、安全感。
高位推动 改革破难促进发展
“卫生院在进行医共体改革之前,全院月均门急诊711人次、出院32人次,月均业务收入仅8.8万元。”赤水市官渡中心卫生院原院长韩华鑫说,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凸显。
要谋求医疗卫生事业新发展,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医改之路如何走?没有现成答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国家新一轮医改后,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和若干配套政策举措,从顶层设计上高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始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及时调整充实以省长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由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担任副组长,有力推动“三医”联动改革。
赤水市以“政府主动、部门联动、医院行动”的方式,强化政府办医职责,从上至下推动医改;余庆县扎实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满足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又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习水县吸纳高校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建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
建强基础 硬件软件提质升级
5月9日一大早,在余庆做生意的51岁广东籍商人唐起振突发腹部绞痛,前往县人民医院检查并住院治疗。
5月21日,记者看到唐起振时,他的精神状态很好。“虽然这里是县级医院,但医疗技术、设施设备、服务等都可以和许多市级医院比肩。”唐起振点赞。
能得到患者的认可绝不是偶然,余庆县人民医院从医疗技术、设施设备到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硬件软件提质升级。
新一轮医改以来,贵州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六项投入”,对硬件软件再“加码”,不断夯实基层医疗基础。
在习水县,医疗机构基础建设不断提质升级,并不断扩充医疗人才队伍,增加编制1000余个,现有卫生技术人员4473人。
普惠群众 共享医改健康红利
5月19日,袁守霞夫妇抱着刚出生29天的儿子到赤水市官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检查。
“母乳喂养情况怎样,够孩子吃吗?”官渡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主任陈相详细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后,对婴儿健康状况逐一做检查。
“发育良好。”听到医生对儿子健康的评估,袁守霞心里很踏实。
袁守霞一家只是贵州医改红利的受益人之一。
通过医改,官渡镇群众外出就医率从2016年的86.6%下降到2020年的34%,官渡中心卫生院药占比从2016年84%下降到2020年的26.49%,业务性收入从2016年的105.6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225.07万元。群众就医满意度及获得感显著提升,“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
贵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稳致远。“十三五”期间,公立医院床位数从9.75万张增加到12.9万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57张增加到7.15张。
2017年9月27日,贵州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2020年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减轻了百姓负担,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