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700余年的民乐吹奏师

—— 锦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敦寨唢呐曲调溯源

2021年05月31日11:3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黔东南日报消息:锦屏县敦寨镇内有着这样的一个群体,凡是有红白喜事的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活跃在乡村的舞台,默默地奉献着青春,传承着当地文化,他们是锦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曲调的传承人,他们吹奏的唢呐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当地人称之为“传承700余年的民乐吹奏师”。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后来唢呐在我国成了汉族民间传统音乐。是吹管乐器的一种,变成了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锦屏县敦寨辖区,溯本追源,此地原是苗疆,建制隶属,沿革多变;行政区划,离合无常。这里夏属荆州,商属鬼方,周属楚地,彼时四处皆荒凉;秦属黔中,汉属武陵,唐属溪洞,此后居民渐拓荒。北宋乾德亮寨始设蛮夷长官司,通荆州;元代改置军民长官司,隶湖广。明清两朝亮寨复置蛮夷长官司,先后属新化、黎平府,四抵分明;旧民国初年敦寨设团防总局,隶属锦屏县,扩大辖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敦寨改置区公所,辖一镇八乡;一九九二年撤区建镇,辖十八村,此乃今日之域疆。时过境迁,此地居民汉化较早。敦寨镇唢呐曲调无从考证,自亮江两岸有人居住,这种民间器乐随之存在,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仪式场所。逐渐形成了以亮江流域为中心的派系风格。亮江流域的唢呐曲调主要有:《大过街》《小过街》《请安调》、《谢主调》《大开门》《小开门》《田坝调》等。唢呐吹奏以敦寨坝区为中心,最初在亮江流域颇为流行。后来唢呐艺人们创作的一些曲目,融入了对当地人民生活和民俗的真实感受,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更高的欣赏价值。罗丹诸葛洞石刻记载:自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这里曾发生过战乱。可见,敦寨镇辖区内有人居住的历史距今有761年。可以推算唢呐这种民间传统器乐在这里流转久远,遍及各自然村落。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称辣杆),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造的喇叭(称作碗),俗称“吹号”。唢呐队由5人组成,两人吹唢呐,三人分别敲打铜钗、铜钻和边鼓。铜钻形同烟灰缸,击之声如磬鸣;边鼓,用牛皮或者猪皮蒙包,近似新疆手鼓;若是丧事则不敲钻子,而敲梆锣(铜铸制,直径9寸许,中心凸起,敲之发悲哀声)。唢呐队俗称吹师、吹鼓手,尊称“大乐师”。吹唢呐只有调而无词,调名众多,吹时节奏感很强,强弱分明,其节奏为四分之四拍。速度之快慢由敲边鼓的掌握,有谚语云,“吹号的人是徒弟,敲鼓的人是师傅”。每吹一调都要用同样的调子开头和结尾。吹完最后一句,吹、打戛然而止。

唢呐可制造热闹喜庆、凄惨悲凉的气氛;更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在地方戏曲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戏曲和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广大的农村广为流行,是民间婚丧仪仗中的主要吹奏乐器。敦寨民间唢呐每首唢呐调都有相同的开头语,吹完开头语后才进入主调,结尾有两种结尾语,根据不同调选择“呜音”、和“咦音”调;表达喜庆的调结束时通常用“咦音”;喜事通用的调有《开门调》、《大德顺》、《反音调》、《平音调》;丧事通用调有《大过街》、《田坝调》、《起丧调》,结尾都是用“呜音”。

唢呐属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并流传在苗疆腹地,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入影响,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文化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传统音乐艺术,它不同于创作技术比较成熟的专业音乐,它接近自然,接近生活,有着悠久历史。敦寨镇内至今保存的唢呐调可以研究当地的人文历史以及社会科学等。这种民间音乐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精神食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里的农村还有一批热爱本土音乐的青年学习吹唢呐。敦寨镇平江村三组龙本燕就是其中一位,他出生于1961年,从小耳闻目染民间唢呐和器乐演奏,15岁拜本村龙树中学吹唢呐。白天干完农活,夜间就跑到师傅家学艺,一晚至少要练习2个小时,师傅带徒弟的第一步就是学“换气”,学会“换气”了,师傅再传授指法,后传授唢呐调,唢呐有调无词,就是师傅口头传授,徒弟用心记下即口传心记,多使用传统方法。练习鼻孔换气,找来一根蕨根草和一个碗,碗中注入水,蕨根草插入水中,通过蕨根草向水中吹气,吹气时水中的气泡不能断,且只能用鼻子换气,持续时间越长,吹唢呐的音就越长。师傅时常教育他学吹唢呐没有速成,必须下苦功夫练习,尤其是演奏技巧,单吐、双吐、齿震音等,须坚持不懈。18岁时,他基本掌握了民间唢呐曲调的演奏技法,开始跟随师傅们活动在农村,农村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唢呐队。如今,他自己成了师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空闲时,尝试着演奏红色革命歌曲,一些民间小调之类的现代音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他现在是锦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曲调的传承人之一。龙本燕所在的唢呐队是全镇唢呐队中最为活跃的团队。据笔者走访了解:近年来,他们参加葬礼、婚庆、开业庆典等活动达1000余场次,他们唢呐队在四乡八寨远近闻名;他们曾被邀请到湖南,广东;省内的贵阳、毕节、安顺等地演出。2015年12月参加建州60周年锦屏县民族文艺汇演,荣获器乐类表演三等奖;曾被敦寨镇人民政府邀请参加锦屏县“飞山讲堂”、“扶贫攻坚文艺汇演”;敦寨镇“寻梦梨花·相约敦寨第二届梨花节”民俗表演等活动。

地方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灵魂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效印记,它也体现着一个区域内生活的固有方式,这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内容。它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人们实践活动以及思想活动进步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存在于民间,也体现在人们生产以及生活中,对群众活动的传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据悉,敦寨镇内除了平江村龙本燕们这支唢呐队之外,传承较好的唢呐队还有培寨村、雷屯村、竹山坪村、云亮村的唢呐队。在20世纪70年代,农村会演奏唢呐的人少之又少;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学吹唢呐的人几乎找不到了。面临唢呐曲调无人传承的状况,敦寨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深入挖掘唢呐曲调非遗保护项目,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建立非遗数据库;同时,还利用非遗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敦寨镇不断激活非遗文化资源的内在生命力,在传承和实践中保护,从而留住传统技艺,让非遗文化充满活力、有序发展。(龙煜)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