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数据价值日益凸显。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中,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要素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什么是“生产要素”?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能够投入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励讯集团高级副总裁张玉国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数据要成为生产要素,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数据能够开放出来、流动起来,这与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一样的。
开放数据,才能用好数据
张玉国认为,数据的应用才会对生活产生影响,数据要素市场本身并不会对生活产生多大影响。所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目标应该聚焦于数据应用。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缺乏主动开放数据的意识和动力,以及部分信息存在安全性要求,社会数据占比高达80%的政务数据尚未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属性。
“数据不开放出来,怎么会作为要素投入生产?怎么会有数据要素市场?这是前提中的前提,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第一步是开放数据,然后才是用好数据。数据仍然锁在笼子里,如何谈到利用数据?”
张玉国表示,政府部门拥有的这些高价值数据还没有开放出来,更不用说被社会利用起来。
当然,作为数据的利用者,企业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张玉国建议企业要做到三点。一是拿出实实在在的本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展现数据的价值。“现在普通老百姓体验最多的可能是网上购物、网上定机票车票,这后面都有大量的数据支持。将来把信用、卫生、医疗、行政许可、交通、就业、社保等等数据都开放出来,就必须有大数据技术的加持,有真实的应用场景,给社会创造价值,让大家看到数据被利用的价值。”张玉国举例介绍,励讯集团所属律商风险部门,在美国市场上可以从一万多个数据源获取数据,利用有专利的算法和HPCC大数据技术,能够让保险公司更快找到优质客户,让驾驶安全高的客户享受到更低的保费,让司机有更强的动力安全驾驶,让交警更快地处理交通事故等。
二是不能倒卖“原材料”。比如盖楼房,数据就像砖瓦、钢筋水泥等原材料,政府和其它机构把数据开放出来,是让企业盖楼房的。有些所谓的大数据企业,没有盖房子的能力,最后只好把“原材料”倒卖了赚钱,对类企业要严格管理。
三是重视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命根子”,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故,就是砸饭碗的事情。
增强紧迫感,运用市场经济思路建立数据要素市场
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张玉国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增强紧迫感,并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还要解放思想、冲破误区、敢为天下先。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数据就是实力》,其中提到:数据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焦点,谁控制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权力。数据的潜力巨大,那些不能够开放数据、利用好数据的国家,将会是未来大国竞争的输家。
数据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竞争的地位,时不我待。“中央对于远景目标的描绘是清楚的,但地方执行力还不够,动作也不快。那些拥有高价值数据的部门,还没有突破‘三不’——不敢、不愿、不会。不敢就是怕出事;不愿就是觉得数据会带来价值,凭什么开放给别人;不会就是还没有培养出开放数据、利用数据的专业能力。”张玉国表示,某一阶段的领先,不能保证一直领先,如果执行力不够,动作不快,可能就会落后。此外,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没有打通,行动就会迟缓。让政府部门有动力开放分享数据,不仅要督责,还要设计激励措施。
同时,建立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要摒除计划经济的思路,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张玉国认为,每个省市都建一个数据交易市场的做法是不对的。据相关统计,我国各地的数据交易所已经有14家处于停止运营或半停止运营状态,即使是规模很大的数据交易所,交易额也非常有限。
很多要素市场都是自发形成的,只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摒除计划经济的思路,数据就能够像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一样,自动流向能够产生高价值的领域。张玉国举例谈道:“比如劳动力市场,最近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浙江、广东人口增加明显,绝大部分是外省市过去打工的劳动力。这是因为浙江、广东这些年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而并不是因为浙江和广东设计出了一个完美的劳动力市场。”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需要各方的力量、智慧共同推动。在5月26日至28日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2021数博会”)上,将围绕数据要素话题举办相关论坛活动,发布研究成果。
数博会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博览会,关于它的可持续发展,张玉国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数博会领风气之先,业内影响很大。未来要寻求创新、寻找亮点,‘脱虚向实’——除了研讨、展示,要把交易做起来,要把对数据企业实实在在的价值展现出来。把买家和卖家联系到一个平台上,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提供真正的价值,做到可持续性。”(数据观记者 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