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多彩游 春去夏来的别样生活

2021年04月30日08:2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 雯

生活在别处。在全民度假的年代,法国诗人阿瑟·波兰的这句诗总是被屡屡征引,以表达人们对于旅行的最高期待。然而,此地与彼地不同,生活亦不相同。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从美国《国家地理》发布的2019年全球23个旅游必去之地,到世界著名旅行指南《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推出的2020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贵州均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目的地,日益成为全球游客的向往之地。

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成名天下知。2021年“五一”假期,据国内几大OTA平台的旅游大数据显示,贵州或跻身热门目的地前十榜单,或位列跨省游组团前十省份。风景无限、方便舒适,不无聊、有深意,充满了意外与惊喜,春夏之交的贵州带着清新与诗意,带着悠悠乡愁,确实能让人洗去都市的疲惫,康养身心。

在自然山水间洗心养肺

山地公园省,一直是贵州康养生活的重要注解。山中间,不但藏着贵州古老的自然秘密,也关联着最新鲜的呼吸与生活。

因山而名、因山而特的贵州境内,北部的大娄山、中南部的苗岭、东北部的武陵山脉、西部的乌蒙山脉共同构成了云贵高原大斜坡上的生态阶梯。在这里,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4处世界自然遗产分踞南北,从千峰拥翠渺无边,到丹霞明月彩云间,贵州的山地如同一本自然简史,记录着地球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

除了乌蒙山、武陵山、云台山等磅礴大山,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水系的乌江和珠江水系的南、北盘江,穿越全境,共同构成了贵州的血脉。

因水而灵、因水而美,奔流不回的岁月长河,把喀斯特的崇山峻岭切割成一道道峡谷,倾泻下千姿百态的水花。除了世界知名的黄果树大瀑布,贵州还有与丹霞地貌相映生辉的赤水大瀑布、荔波小七孔柔美的拉雅瀑布、兴义奇险幽深的马岭河瀑布。

贵州的森林覆盖率60%,几乎是全球森林覆盖率的两倍,被誉为中国的“绿色走廊”,给游客带来了呼吸之间的高质量氧气。同时,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是动植物的伊甸园。据统计,在贵州的群山褶皱里,共同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和近4000种植物。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除了高达96.9%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使得每立方米空气中包含11-16万个负氧离子,被称为“中国天然氧吧”。同时它还是“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与梵净山冷杉的唯一栖息地,近300种特有物种在此繁衍分化。

从都匀斗篷山到茂兰原始森林,从毕节百里杜鹃到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出门可用脚丈量连绵起伏的青山,在花海中徜徉;伸手即可触摸清凉灵动的流水,观碧波荡漾。更不用说,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郁郁葱葱的茶园分布全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态是贵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围绕好山好水好生态,贵州推出了系列亲近自然的旅游产品。到山中认识花草,采茶喝茶、听雨问道,成为春夏之交来贵州旅行最舒适的体验。

在节日与乡愁中放慢脚步

位于西江和镇远之间,台江在平日里显得有些安静。然而,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会告诉你,这里才是黔东南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

4月25日,一年一度的台江姊妹节如约而至。由当地苗族同胞组成的10余个方阵在县城的主干道上进行游演,花样繁多的服饰和银饰来回碰撞出清脆声响,使得一个活生生的民族博物馆降临眼前。这个被誉为“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藏在花蕊里的节日”,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台江姊妹节,春夏之交的贵州民族节日还有不少。比如农历四月八的肇兴谷雨节,原本也是情人间的节日,却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变成一场春日大狂欢。随着夏日的雨水渐渐丰富,赛龙舟则是这个季节的绝对主角。游客如果能赶上一场声势浩大的龙舟赛,即可感受到与往日不同的民俗风情与在地生活。

《地道风物·贵州》主编范亚昆曾在卷首语中写道:山地蔓延的贵州大地上,当代文明与古老生活的画面交织出现,贵州的群山仿佛容纳着一个巨大的弯曲时空。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样板,贵州共有724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320个村寨入选中国民族特色村寨。

走进春夏之交的贵州乡村,游客可以用最放松的方式,度过难忘的旅程。在黔东南的苗村侗寨,古朴精妙的民居,怡然自乐的生活习俗,会让游客找到“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在遵义的花茂村、黔西的化屋村、铜仁的江口云社村、万峰林下的纳孔布依村……处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入住民宿成为游客体验乡村生活的重要载体。据统计,贵州民宿客栈总量达4500家,“山地民宿”的品牌出现雏形,黔南独山群山之心、安顺坝陵河阅山匠庐、黔西璞墟化屋民宿等一批批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网红民宿不断涌现,也吸引了循美、尧珈、树蛙部落等国内连锁品牌民宿进驻。

作为红军长征路上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在贵州高原上翻山越岭,留下了一个个长征的“烙印”,这些历经风霜的历史遗迹和人物故事,形成了贵州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建党百年回望来时路,在贵州,游客可以沿着长征的步伐,到乌江河畔追寻战场的弥漫硝烟,到娄山关体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到遵义城感受实现伟大转折后的欢欣,穿越民族聚居区,体验“鱼水情深”的红色苗侗之旅,到“中国天眼”眺望前行路,感受新时代国家实力的强大与科技自信的中国力量。

在天地间运动康养

从100多米的天坑下降后安营扎寨,因为天坑的直径有600多米,所以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可以仰望满天繁星。而在洞内巨大钟乳石的背景下,打破彼此寂静的地下暗河潺潺的流水声,有一些形如侏罗纪时期的植物,一平方米大小的叶子,顶在头上可以当雨伞。这不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电影场景,而是一群洞穴探险者的露营生活。

在贵州,深藏于奇秀外表之下的溶洞探险是不同于普通观光旅游的独特体验。没有开发商修建的步道和装灯,少了拥堵的人山人海,但想要一群人坐在生长着巨大植物的洞厅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看星星看月亮,如此浪漫的事情没点技术是不行的。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亚洲第一长洞绥阳双河洞的洞穴软探险算得上入门级体验。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330天以上可进行户外运动的贵州,被业界视为“户外运动天堂”。

春夏之交,除了洞穴探险外,适宜的户外体验还有生态骑行、漂流、露营等。

贵州生态骑行资源丰富,位于遵义市余庆县的松烟镇有着中国骑游小镇的美誉,内设专业骑行赛道、乡村骑行车道、环湖车道、丛林体验赛道、茶山自行车道等多种选择。此外,环梵净山骑行线路、环雷公山骑行线路,龙里县谷脚自行车主题公园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生态之旅。

贵州全境的峡谷漂流分布,目前已开发的漂流景点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推出了水上乐园、户外拓展、漂流比赛等项目。其中,最南边的马岭河漂流是所有专业人士梦寐以求的挑战之地,而位于施秉的杉木河漂流则蜿蜒穿梭于密林峡谷之中。

支起帐篷,架起烧烤,听流水蛙鸣,看漫天星斗,最后拥着清风而眠,醒来看云海日出。从贵州屋脊韭菜坪到苗疆圣地雷公山,从高坡云顶操场到茂兰生态汽车营地,从原生态营地到人工建造的森林露营、探洞露营、房车露营、草原露营、登山露营,形形色色的露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除了“上山下乡”,春夏之交的贵州生活还藏在省会贵阳以及各个州府一望无际的夜市摊档中。贵州人爱宵夜,各类小吃也很丰富,以丝娃娃、怪噜饭、羊肉粉、烙锅、烤豆腐为特色的宵夜市场,诱惑着每一个游客的胃,在活色生香、烟熏火燎中积,体会贵州的闲适与浪漫。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