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贵州省公路局组织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提前看”主题采访团走进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映入眼帘的红岩村是一副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靓丽乡村。目睹眼前的是青山怀抱,流水潺潺,水面上荡起一阵涟漪,映射着灿烂的阳光,格外绚丽。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流水养鱼基地。廖迅摄
据红岩村党支部书记田大奎介绍,红岩村位于瓮安县东部、瓮安与黄平的交界处,全村国土面积18.7平方公里,距县城28.7公里,辖8个村民组25个自然村寨,曾经,村里的3979名村民中,建档立卡户有1098人,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了28.45%。近年来,红岩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更要感谢贵州省公路局的大力帮扶,才改变了咱们村原来‘一穷二白’的局面,才拥有今天呈现的青山、流水、游鱼,动静之间的美景。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流水养鱼基地。廖迅摄
长期受交通、资金、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红岩村的温泉资源一直没得到价值的发挥,村里的农业产品附加值低,老百姓的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苦。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廖迅摄
2018年以来,贵州省公路局先后派朱雷和杨加友2名优秀年轻干部驻进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红岩村修建桥梁4座,完成全村公路里程超过30公里,涉及资金超300万元,在产业扶持中,累计为村级产业发展注入资金10万余元,为红岩村以“凤和温泉”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风和温泉。廖迅摄
红岩村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办事处凤和经济联合社对口帮扶的121万余元资金,加上部分村民集资共同开发天然温泉产业,并成立贵州省瓮安县老坟嘴温泉有限公司进行管理,成为壮大村集体发展的有力支柱。
“以前,就是因为交通不便,村里现成的自然资源利用不起来,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在家务农。如今,红岩村通过以温泉产业为主的‘1+N’发展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老百姓开设农家乐4户,乡村旅馆6户。并利用气候优势和水资源发展精品水果种植、做大流水养鱼,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形成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一体的生态旅游村。”红岩村村支书田文奎如是说。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风和温泉一角。廖迅摄
红岩村目前发展精品水果有500亩,中药材600亩,发展小作坊酿酒13家,石磨豆腐等加工业8户,生态流水养鱼40亩,软骨鱼、稻田养鱼650亩,10头以上肉牛养殖23户,3000羽蛋鸡养殖1户,进一步助民增收,形成了高质量的绿色生态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培训就业、增补公益性岗位、易地扶贫搬迁、民政兜底、产业利益链接等方式进行巩固提升,2019年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出列,287户建档立卡户全部清零。
让田文奎感到自信的是,温泉开业以来,生意比预想的要火爆,节假日、周末的时候外地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意最好的时候,村里一个月就有十万元的收入。照此这样,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发展的模式,今年预计村集体收益能达到10万元以上。
杨加友表示,目前,红岩村正在申报省级旅游村。未来,除了大力发展村内的现有产业外,还会按照永和镇规划,从擦耳岩至红岩温泉一线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把红岩村发展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村,带动老百姓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