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一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

2021年04月08日14:4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老支书关心我们得很,啥事都把我们考虑在前面。”

“老支书为人实在,是一心为了我们大家好。”

……

在山盆镇雨台村,说到“老支书”代国安,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代国安出生于1952年,山盆镇雨台村人,1984年到1999年期间,其先后担任山盆区丛坝乡雨台村(现山盆镇雨台村)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日前,记者在山盆镇雨台村见到代国安时,笑容满面、精神矍铄,难以看出已69岁。

代国安1978年9月入党,如今已有近43年党龄。用他的话说,“我只是千千万万名党员中最普通的一个,我做的是我分内的工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84年,32岁的代国安主动担起村委会主任一职。

“那些年,雨台村主任可不好当。经济落后、村民思想守旧,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村民想要卖头猪还得花四五个小时运出去……”据代国安介绍,上个世纪80年代,雨台村交通条件很落后。“那时候群众获取消息的渠道不多,就靠我们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群众中去。”

一次次下队走访,带给代国安最强烈的感受便是——“要想富还得先修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那时,对于修路村民精神上是支持的,但牵涉到修路占用土地,便有部分群众开始反对。为了带领群众修好“致富路”,代国安一遍又一遍地走家串寨做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做通后,代国安便通过村级自筹,发动全村各生产队出工出力出资修路。“村里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农闲时节,我们就带着村民开始修路,当时没有大型工具,全靠大家用钢钎、铁锤凿,花了五年时间,终于把六十余公里的通组公路修通了。”代国安说。

路通,人心通。公路通后,村民出行更加便利,村里逐渐发展了产业。

“有了公路,有的村民开始搞养殖、搞种植,再也不用花四五个小时把猪抬出去卖了,猪贩子自己就会上门来。”代国安告诉记者。

1999年,代国安从工作了15年的岗位上卸任。虽不再是村干部,但他仍积极参与村里的事务。

2014年,雨台村成立监委会,代国安作为监委会委员参与到村支两委工作中。2016年,他又担任监委会主任一职,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并积极配合协助村支两委工作。

“我是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但是我也要发挥我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代国安说。(周丽)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