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惠民生 移风易俗树新风

2021年04月06日08:17  来源:贵州日报
 

“白色菊花来两束,再买一个小的花篮。”近日,记者在剑河县的鲜花售卖点了解到,菊花、康乃馨、百合等鲜花销量猛增,店家纷纷备足货源并适时推出各式鲜花花束、花篮等,供顾客选购。

“现在我们都是用鲜花祭扫已故的亲人,鲜花祭祖更文明更绿色也更加环保。”正在选购鲜花的市民刘先生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以往,很多人都习惯用焚烧纸钱冥币等的祭祀方式。如今,文明祭祀逐渐成为贵州清明节的“主旋律”,更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祭奠先人。

这一转变,源于殡葬改革。近年来,贵州从低碳祭扫、文明殡葬、节地安葬等方面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绿色低碳祭扫

3月29日,随着清明节越来越近,印江自治县部分群众计划上山祭祖,为防止上山祭祀人员违规用火而引发森林火灾,印江自治县各村的文明祭祀小分队也变得忙碌起来。

在梵净山脚下的金星村,小队长陈状丽每天除了要带领队员深入群众家中,做文明祭祀政策宣传引导,还要带队开展巡山,并在进村的各大路口设置卡点,对返乡或上山祭祖的群众进行劝阻引导,严防因祭祀而引发山火。

印江自治县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部门携手推进,在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向广大群众推出鲜花换纸钱,“云祭祀”“代祭扫”等多种祭祀服务,唱响文明、绿色、平安清明主旋律。

为确保2021年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工作安全、文明、有序进行,贵州省民政厅在3月中旬就开始安排部署清明节祭扫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原则是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又要满足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服务需求。

3月16日,省民政厅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期间祭扫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要求创建“无烟公墓”“无烟陵园”,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将组织祭扫活动与传播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鼓励引导群众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强化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风文明。

树立文明殡葬新风

3月26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个别条款的决定》,这是贵州第六次修正相关法律法规,殡葬管理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些年来,贵州不断进行殡葬制度改革,殡葬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文明殡葬新风逐渐形成:

殡葬服务设施不断夯实。目前,全省共建有65个殡仪馆(含火化设施)、65个集中治丧场所(不含火化设施),79个经营性公墓,28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和575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城乡群众治丧、安葬条件持续改善。

殡葬信息化建设步入正轨。依托云上贵州平台,对民政部101研究所殡葬信息系统进行本土化改造,有步骤地推动全省使用殡葬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系统使用率。

移风易俗有效开展。制定丧事活动指引和丧葬礼俗规范,强化红白理事会的规范管理,将殡葬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树立现代文明新风。

惠民政策不断拓展。各地陆续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合理界定政府兜底基本殡葬服务和市场选择性殡葬服务范围,适时拓展惠民殡葬范畴,着力推进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殡葬保障体系。全省36个县(市、区)将四项基本殡葬费用(遗体接运、火化、遗体停放、骨灰寄存)减免对象扩大到全体居民,18个县(市、区)扩大到财政供养人员以外的当地居民。“十三五”以来,全省惠民殡葬支出3.63亿元,惠及31.2万人。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3月31日,在凤凰山生态人文公园,贵阳市举行2021年首场免费集中节地生态安葬仪式,17位绿色殡葬践行者被集体安葬在凤凰山公墓的“宁园”节地生态葬墓区。

到目前为止,凤凰山公墓已无偿提供资金70余万元举办了六届免费节地生态集中安葬仪式,共有1651位逝者用节地生态的方式安息于凤凰山。

“生态安葬方式让逝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象征着逝者生命长青,精神永存的理念,既体现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又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凤凰山公墓副总经理李云表示,“开明家属的支持,是我们不断推进节地生态葬的动力,倡导更多群众积极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绿色殡葬改革中。”

贵州将贵阳市、福泉市和瓮安县作为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组织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殡葬服务监管等多方面扎实推进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殡葬改革试点,贵州统筹推进接地生态安葬,通过实施奖补政策、举办公益示范活动,鼓励引导群众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和深埋、撒散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安葬方式。“十三五”以来全省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约3.6万名,发放奖补金240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积极稳妥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绿色、环保、优质、便民’殡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需求,让逝者安息、生者放心。”贵州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