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丽:

大力培养乡村教师 丰富乡村振兴人才库

2021年04月01日09:21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诗雨

“继续做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乡村教育重点难点……”近日,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丽在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师资,难点在乡村教育,发展乡村教育、培养乡村教师是贵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在接下来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加快建设贵州教育强省,为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人才支撑,做好人才的振兴。”曾丽说,从教育的角度看,人才振兴分为几个方面,首先要大力的引进高层次和高素质的人才,其次是培育好我们本土的高层次人才,此外还要做好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类合格的人才。

“那怎样培养人才、如何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师?无疑是当前中国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和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曾丽看来,师范院校应该重视创新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教师教育课程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起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不断健全评价机制,积极思考如何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积极探索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规律。

“教育不只是教好学生,更要加强教师培养,我们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培养好适合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前提。”

曾丽表示,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部分提出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精准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改革完善“国培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健全乡村教师发展体系……为如何培养教师、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指明了方向。

面对社会发展新趋势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曾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贵州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应整合教育学科优势力量,组建基于山地文化特征的贵州特色教育强省研究团队,立足贵州省‘山地全域性、民族杂居性、文化多样性、发展不平衡’的山地文化特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特别应重点支持乡村教师教育研究,为贵州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契合现实、独具特色的乡村教师教育发展之路夯实基础。”

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这是贵州“十三五”教育发展成绩单。

近年来,为积极筹备和组织建议的内容,曾丽深入到贵州的各个贫困地区去了解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倾听到广大师生的心声,也见证了贵州奋力实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所作出的真心付出。

曾丽说,伴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时代强音,贵州将采取更有力措施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也为乡村振兴不断丰富人才智库。而在今年两会上,她也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沟通桥梁的重要作用,为贵州教育发展发声。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