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智能大棚增效又增产

2021年03月30日08:24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3月23日,走进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智能温控大棚基地,一大片新鲜嫩绿的芹菜映入眼帘,几个工人操作着工作车穿梭其间,不一会儿就采摘了一车新鲜芹菜。

“芹菜采摘结束后,我们就要栽种圣女果。在我们的大棚里,蔬菜种植时间能缩短三分之一,产量还能提升一倍。”基地负责人赵海说,“以芹菜为例,传统芹菜种植期一般在90天,亩产量约1100斤,在智能大棚内,种植期只需60天,亩产量约2200斤。而且因为智能大棚将营养精确供给每株芹菜,所以种出的芹菜大小适中,粗细匀称,口感香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柏杨林智能大棚整套生产技术与设备均从荷兰引进,可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智能调节,并且能实时监测每株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根据不同的品种调整出最佳的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生产。同时,大棚采用无土栽培,将椰糠条、岩棉条等按比例混合一起培育农作物,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提升了农作物品质。

引入智能大棚后,占地108亩、实际种植面积4.6万平方米的基地,仅需一名工人进行生产操作,加上椰糠条、岩棉条一般3年才更换一次,节约了种植成本。

测算过智能大棚的产量后,赵海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市场拓展上,经过多方对比,他最终与贵阳一家老牌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的公司签订农产品销售合同,由对方全权负责基地农产品销售。

赵海介绍,基地目前有10名固定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至4000元。种植、采收季需要临时聘用50余名周边村民,工资每小时10元。

该基地正在尝试在智能大棚种植其他高价值蔬菜、水果,进一步提高大棚产值。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