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惠”落在实处

2021年03月24日08:57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毕节市政府网消息:民生永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踏实做好民生工作,才能接受群众检验,取得群众信任。一直以来,七星关区都将民生实事具体量化地抓细抓实,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一家搬离了原来的危房,住进城里,儿子和儿媳都在城里找到工作,收入变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幸福社区脱贫群众李元顺说。

“原来交通很不便,路也很烂,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了,不再出门一身泥,用三轮车就能把农特产品拉到猴场去卖。”七星关区田坝镇猫场沟村民刘富说。

家住七星关区田坝镇新民村的陈中银打开水龙头,一股清泉哗啦啦流出,“有了自来水,吃水不用再去挑了,只要拧开龙头就可以吃上干净水。”

去年,为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七星关区实施路面改善提升工程7条县道、3条乡道。同时,七星关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到完善,并完善相应管水制度,组建安全供水保障服务队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形成长效管护机制,现已完成37个乡镇(街道)人畜饮水巩固提升工程。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民生之基。去年,七星关区共实施改薄项目学校115所。完成毕节二十一小、荔湾实验学校、碧海前所小学等10所学校建设,新增学位2.19万个;推进毕节二中等9所学校的改扩建和新建工作;完成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第三、第四幼儿园建设,新增三板桥等5个城区幼儿园,并提质改造一批乡村幼儿园。

兴教育、送文化,打通文化的脉络,将文化输送进乡村。在七星关区三板桥幼儿园,易地扶贫搬迁户张柔将孙女送到教室后说,以前住在乡下,幼儿园离家很远,孩子上不了幼儿园,现在家门口就有幼儿园,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

在农村文化宣传方面,七星关区持续开展“三下乡”及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用,让村民有了交流、娱乐的地方,改变了昔日的平淡生活。

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方面,七星关区已完成疫情防控九大能力建设,建成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疾控中心核酸实验室,新增医疗救护车32台、负压救护车2台。

“新设备为诊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医务人员在应对许多特殊情况和救助突发疾病病人时能更及时处置。”七星关区海子街卫生院院长唐玲说。

为提供便民服务、简化群众办事流程,七星关区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政务服务异地办理,全力推进“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工作,梳理出“全省通办”事项181个、“跨省联办”事项20个、“区域通办”事项94个,实现七星关区和镇雄县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跨省联办”。

养老问题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一环。目前,七星关区已完成碧海敬老院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改造入住,并对阴底乡敬老院进行提质改造,完善七星关区长春堡、朱昌、八寨、放珠、普宜等乡镇敬老院基础配套设施,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养老服务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完成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更推动七星关区残疾人康复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日间照料中心,只需要交一点钱,便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这里老年人很多,我还可以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娱乐。”在七星关区柏杨林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5岁的范宽林说。

“城市环境变靓了,尤其是这条母亲河,原来臭气熏天,现在水质逐渐变好了,这和长期治理有很大关系,这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进步。”市民赵昱明说。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持续改善倒天河沿岸环境卫生条件,七星关区完成倒天河德溪公园段污水治理工程和五龙桥段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倒天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对沿河地下雨污管混流、直排入河情况等进行长期严格整治,改善倒天河流域人居环境。

为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逐步推行垃圾分类,七星关区启动32个乡镇、11个街道垃圾分类系统试点建设。目前,完成32个乡镇34个垃圾中转站建设,3个乡镇垃圾焚烧站已完成并投用,日处理垃圾108吨。

“雄嘎苗寨之前只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村寨,在各方帮扶下,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每年都会引来很多游客。”七星关区长春堡雄噶苗寨商贩李旺说。

改善和保障民生没有终点,只要群众有呼声,就有新起点。在保障民生的工作中,七星关区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把各项惠利落到实处,让群众享受发展红利,提升生活水平。(陈香梅)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