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8岁,第一次这样评议我们的‘村干部’,效果很好!”有着33年党龄的王明成激动地告诉笔者。
日前,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2020年村常务干部述职评议会在该村党员活动室召开。第一书记赵福友、副书记欧荣汉等5名村常务干部先后向在场的27名党员代表、村民小组组长及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是否为民服务、是否有业务能力、是否吃拿卡要、上班是否热情、是否留任5个方面的评议。
巴铃镇现有18个村3个社区277个村民小组,7.4万余人。今年以来,兴仁市巴铃镇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推出村常务干部向群众述职工作模式。除述职外,巴铃镇相关负责人,党员、群众代表及村民小组组长还结合村常务干部日常工作表现,作评价、提意见,采取无记名方式开展民主测评,内容主要包括业务能力、工作作风。
为激发“村干部”在其位谋其事的热情,巴铃镇从1月7日开始,一改过去由“村干部”向“上”述职汇报的做法,将评议权交给群众由“下”评“上”。截至目前,3名优秀“村官”被选派到异村交流任职,12名工作不实、群众满意度较差的“村官”被该镇党委、政府“劝退”。
“接受群众评议,压力比较大,但更是一种动力。作为第一书记,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带领大家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自2015年8月3日被选派到大普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赵福友想方设法带领大家发展经济,述职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2020年,大普村种植薏仁米4000亩,群众增收250余万元,惠及农户280户869人。现有600余人在外务工,年务工收入800余万元。
“虽然有压力,但接受群众评议可以知道自己做的与说的有多大差距。对于群众指出的不足,我将努力改正。”欧荣汉原是巴铃镇小坪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因工作能力突出,1月22日被选派到大普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在他看来,接受群众评议,找出工作短板,思维得到拓宽,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晒、比、述、评的方式,让各村常务干部确实转变思想观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巴铃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发挥中坚力量。”巴铃镇镇长黄一峰说。
据悉,针对群众评议后空缺出来的12个“村干部”名额,巴铃镇在兴仁市内公开选拔,共有122名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参与角逐,目前已面试完毕。(房泰安 黄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