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中午,从遵义市绥阳县运出的一批山银花苗如期到达紫云县四大寨乡冗厂村。当天下午,冗厂村便组织村民种植山银花。3月5日,30亩山银花已全部种完。
“从去绥阳县考察,到全部种完,我们只用了一个星期。”冗厂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禹祥说,冗厂村的山银花种植之所以进展迅速,关键在贵阳经开区园区办的牵线搭桥、精准帮扶。
冗厂村是经开区园区办的结对帮扶村,虽有耕地3519亩,但水田仅有352.8亩,很大一部分土地属于退耕还林的山地,由于村里没有什么产业,虽有青山,却无“金山”。
为了让青山变“金山”,2020年,结合此前产业发展失败的教训,村里开始探索山银花产业。“村里到处都是山银花,这就证明这片土地适合山银花生长,但去年我们种植的季节不对,也不懂技术,导致种植失败。”张禹祥道出了去年探索失败的原因。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冗厂村没有放弃山银花产业,外界帮扶力量也积极支持。
了解到村里发展山银花产业的想法后,经开区园区办围绕让冗厂村的青山变“金山”的思路,结合村内的地貌特点,积极统筹区内各类资源,推进“造血”帮扶,帮助冗厂村打响乡村振兴“第一枪”。
2月24日,经开区园区党委委员、园区办副主任张蕴亮带队,邀请经开区知名药企的专家赴冗厂村,实地查看山银花种植条件,和村里共同商讨产业发展。专家实地考察后得出论断:冗厂村适宜发展山银花种植。
经过经开区园区办前期的积极对接,2月25日,张蕴亮、农业专家,以及冗厂村村支两委、村民代表一行人到绥阳山银花种植基地参观,并同步进行山银花幼苗选种,学习栽种技术。
“为了抢季节,我们迅速完成幼苗的选种,并发动村民参与种植,第一批共试种30亩。”张禹祥介绍,贵阳经开区园区办不仅帮助对接苗木提供商,还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购苗等资金,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待30亩山银花种植成功后,冗厂村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全体村民及周边村子一起种植山银花,努力实现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寻找山银花的食用、药用等市场,为冗厂村山银花的销售铺好路。”张蕴亮说。
据悉,这只是贵阳经开区助力帮扶地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贵阳经开区将按照省、市的部署,发挥好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助力帮扶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
杨炫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