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七星关 助力新发展

——七星关区2020年人才工作综述

2021年03月09日08:5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毕节市政府网消息:2020年以来,七星关区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主线,健全完善人才制度体系,集聚人才精锐力量出战,深入推进“人才扶贫”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聚焦“人才第一资源”,健全人才政策体系,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建设等需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人才政策体系

近年来,七星关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对推进全区各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化常态化,从科教文卫、农林牧水等领域遴选58名专家作为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服务对象;明确乡镇街道将辖区内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乡土人才纳入领导班子联系服务范围,区直相关部门将本单位本系统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纳入领导班子联系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同时,深化人才改革,出台《中共毕节市七星关区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毕节市七星关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和《毕节市七星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促进贫困劳动力及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补贴实施方案》等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文件,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省、市人才政策落地实施。以建设人才强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全区形成尊重人才、见贤思齐,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坚持党政合力,上下联动,牢固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观念,引导支持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全区人才工作大格局。

坚持导向需求千方百计引进人才

抛出“橄榄枝”,引来金凤凰。七星关区采取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动员在外人才回乡创业等方式,向“高、精、尖、缺”人才抛出橄榄枝,有效弥补了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

通过“脱贫攻坚专项引才”暨2020年度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计划,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5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5 名、本科生10名;通过第八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人才工作,引进硕士研究生4名;通过公开招考,聘用事业单位人员207人,构建了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

打好“乡情牌”,广泛动员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扶持政策,激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我们养殖场养了5万多头猪,其中有1900头母猪,预计出栏商品猪4万头以上,预计收入达到9千万元以上。”毕节市汇兴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兴伟说。2020年,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村民张兴伟返乡后,通过帮扶政策,创办了毕节市汇兴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获得厂房建设补助,让他实现放心创业,安心发展。

为吸引人才,七星关区积极创新理念,打破“筑巢引凤”的惯性思维,到有凤凰的地方筑巢。通过与对口帮扶城市广州市荔湾区开展协作,签订《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 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16-2020年)》《荔湾区—七星关区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务协作工作站合作协议(2018-2020年)》等合作协议,在广州市荔湾区成立七星关区驻广州市荔湾区劳务协作工作站,并派驻专职工作人员入驻工作站,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和管理经验,为七星关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打造平台聚人才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七星关区不断改进和优化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并通过专业化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真正做到了解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深化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将七星关区12大产业的156名专家匹配到七星关区38个乡镇、479个村、15个安置点,实现专家全覆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精准、再升级。组建5个专家组进行农业产业“集中会诊”,把脉乡镇、村、安置点潜力优势和制约因素,加强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

2020年,七星关区林业局选派技术人员到刺梨种植乡镇开展刺梨修剪技术、改善刺梨苗木通风透光条件及防范病虫害等培训,让农户充分认识到加强刺梨后期管护对刺梨果产量和效益提升的重要作用,帮助农户掌握刺梨修枝整形的方法要领。“通过刺梨种植培训,我现在刺梨基地务工,参与锄草、施肥、管护等工作,家里收入宽裕多了。”七星关区八寨镇茅栗坪社区600亩刺梨基地的务工人员刘燕介绍。

深入实施科技联乡帮村计划。发挥省市选派的5名科技副职和34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智库作用,帮助乡镇发展蚕桑、刺梨等产业25个,解决技术难题77个,固定帮助 111 户农户发展产业,其中贫困户81户。

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认真组织区管专家评选工作,积极为区管专家提高技术水平创造条件,激发各领域、各行业专家创新创业热情。推荐10名扶贫带富先锋参加全市“乡土人才扶贫带富先锋”评选,进一步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组织5名专业领域业务骨干积极申报第9批省管专家评选。推荐2名同志参加“甲秀之光”访问学者脱产研修,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青年业务骨干的专业技能培养。

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圆梦小康专家行动计划”,对口帮扶基层医院 43 所,开展培训 15 场次,培训医疗人才189 人次;对口帮扶基层学校60 所,开展培训 26 场次,培训教育科技人才597人次。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培训平台,培训农村劳动力2331人次。

开展创业大赛,激励更多有志、有才青年创业带动就业。2020年,七星关区组织31个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毕节市选拔赛暨毕节市第三届“决战贫困·创赢毕节”全民创业大赛七星关初赛,选出7个优秀创业项目参加毕节市选拔赛,获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同时被市级推荐参加省级创业大赛决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七星关区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为人才开创茁壮成长的天地,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规模较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随着七星关区经济的发展,七星关区正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源源不断吸引四方之才到这方热土施展才华,全力开创七星关区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顾晶璇)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