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能调理 小病可预防

遵义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两千余个

2021年02月07日14:3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遵义日报消息:“活了大半辈子,搬进社区后,没想到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他们专门提供健康服务。”2月1日,患有慢特病的68岁桐梓县蟠龙社区蒋发祥高兴地对记者说。

“十三五”时期,为守好群众健康大门,遵义市提供有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约转诊、病伤康复、健康管理等连续协同的健康服务,着力阻断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181个,签约群众375.14万人,贫困人口和重点人群实现应签尽签。

“每周家庭医生都会上门教群众基本的康养知识以及慢特病等的调理。”蟠龙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丽娇说,过去,没有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不少家庭对健康不重视,常常小病拖,重病才去医院治疗。现在通过家庭医生的有效干预,推动群众看病从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

在遵义市各县(市、区),不少群众因家庭医生的介入,减少了病发风险。余庆县龙溪镇苏羊村刘登国、饶学英夫妇患有慢特病,需要长期调理,但二人因缺乏管护知识而时常住院。自从有了家庭医生后,医生李朝云定期到家給他们量血压、测血糖、送药,夫妻二人身体渐渐好转。

为精准化提供健康干预,余庆县专门组建了“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以党员模范带头、专家派驻、专科联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联动”的紧密型医共体,采取“党员服务队+家庭医生+贫困户”的签约模式,制定服务目标、服务项目和质量,实行分类管理,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据介绍,全市各地因地制宜,针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群和特殊人群等12类家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含金量”。

“现在政策好,生活上的麻烦事找党员志愿者,身体上的病痛找家庭医生。”道真自治县尹珍街道新兴社区福源小区居民高光举说,以前生病是你找医生,现在生病是医生找你。

据市卫生健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改变了从坐等患者上门变为深入村、社区为不同人群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和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大病能调理、小病可预防的良好局面,构建起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新格局,确保群众享受到安全、规范、有效、有温度的医疗卫生服务。(遵义日报 记者 金枭枭)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