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的岗位职责和我差不多,廉政风险点也类似,旁听庭审使我深受教育,触动很大。”2020年11月9日,关岭自治县岭弘公司董事长石永勇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前往县法院旁听庭审原城投公司总经理黄某某涉嫌受贿一案。
和他一样,接受这项“任务”的,还有250名党员干部,其中30名国有企业班子成员在法院主会场“现场听审”,其他县直部门“关键少数”在分会场集中观看“庭审直播”,共同接受“沉浸式”警示教育。
将庭审现场变为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堂,是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的一项有力举措。2020年,像这样的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大会,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了6场次。
从教育系统到扶贫领域,从国有企业到聚焦“一把手”任性用权。为实现警示教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最大化,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各系统、各领域典型案例,坚持“层级接近、行业相同、岗位相似”原则,为各级党员干部定制不同组合的“教育套餐”,实现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按需定制”。
“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能避免‘一个方子抓药’,因人施教、分类施教,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
在分级分类基础上,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警示教育有效途径,通过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一案一整改”专题教育、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分类分批通报典型案例、参加旁听法院庭审“五位一体”方式,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增强警示教育影响力、渗透力,让更多的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运用“活教材”敲警钟,目的是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2020年7月,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县第二中学学校资金管理、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后,县纪委监委及时组织教科局、11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全县教育系统举一反三、同步整改,推动实现惩治结合、标本兼治。
2020年以来,全县运用警示教育专题片开展警示教育7次,参加法院旁听庭审3次,通过下发文件、会议通报、门户网站等方式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0余起,接受教育人次达1400余人。
“我们将坚持靶向思维,不断提高警示教育精准度、实效性,促使受教育对象产生情感共鸣,推动实现由‘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转变。”关岭自治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安顺市纪委监委)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