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遵义市人民政府网消息:眼下虽是深冬时节,但在湄潭县兴隆镇大庙场村,却呈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碧绿的蔬菜正沐浴着冬日暖阳,在微风下摇曳多姿。
在长寿园蔬菜基地里,务工群众正忙着给幼苗施肥,热闹而繁忙。大庙场村云坝寨村民石朝良告诉记者,以前做梦都没想过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就业。
“我去年4月份就开始在基地里务工,一天工资80元,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人家不接收,现在既能照顾家庭和孩子,又能挣钱,想起来就高兴。”石朝良说。
据了解,长寿园蔬菜基地属于梁桥坝区,面积503亩,由于海拔低,冬季无霜冻,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宜蔬菜种植。2015年,大庙场村引进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集中种植蔬菜,群众不光能按时拿到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基地里务工领取工资,让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
该基地去年入冬种植的大白菜、红菜苔现已销售完毕,目前主要种植花菜、莲花白,预计今年三月份集中上市,每亩产量预计在3000斤左右,按市场平均批发价格每斤1.5元计算,可实现每亩每季约4500元的收入。
长寿园蔬菜基地总经理陈昌春说:“基地主要种植大白菜、青菜、红菜苔、花菜、莲花白、辣椒和无茎豆。青菜主要销售在省内,白菜、花菜、莲花白和辣椒都是销往省外。现在正在抢种莲花白和花菜,已种植约200亩,预计三月份采收,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的同时,他们在基地务工还能学到种植技术。目前,基地每天用工量达30人左右。”
大庙场村党支部书记曾庆辉介绍:“大庙场村共有1611户7451人,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15年成功引进了瑞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吸纳群众就近务工,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打开了产业发展的路子。”
大庙场村持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效益高的农作物,充分利用经营主体发展优势,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利用并巩固好新型合作体系,发展“短平快”的蔬菜等产业,让企业、群众抱团发展,有效实现了企业增效、群众增收。(遵义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