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委编办“三抓三保障”实现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三目标”

2021年01月15日09:3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毕节市政府网消息: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贵州省毕节市委编办采取“机构撤销、身份不变、人员托管、人事代理”的方式,围绕“三抓三保障”工作思路,实现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依法改革、事企分开、稳妥安置”的“三目标”。

一、抓统筹协调,为推进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实现“依法改革,保障多方权益”的改革目标。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有关改革事项,为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及县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指导督促涉改单位主管部门推进改革工作。二是各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对改革工作负主责,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为深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推进改革前,该办指导市、县涉改单位主管部门按照“一单位一方案”的要求,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个人谈话、书面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多次征求涉改人员对相关改革方案的意见,并依法依规回应涉改人员提出的合理诉求,保障涉改人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同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工作,细化涉改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改革方案明确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地落实。

二、抓研究论证,为依法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实现“事企分开,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目标。一是市、县委编办按照“一单位一方案”的要求,积极会同组织、财政、人社、审计等部门深入各经营类事业单位开展调研摸底工作,在全面掌握涉改单位党组织建设、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生产经营、国有资产、债权债务等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指导涉改单位主管部门起草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风险防控等工作任务。二是推进改革中,市、县编办依据有关规定对涉改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进行核实和冻结,依法依规撤销经营类事业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涉改人员自然减员后收回事业编制统筹使用。三是市、县财政、国资等部门按照权属清晰、风险控制、安全完整的原则,对涉改单位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依法依规处置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切实将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交给市场,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抓督促指导,为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保障,实现“稳妥安置,维护和谐稳定”的改革目标。一是相关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出台后,该办采取“日调度、周通报”的方式,指导督促市直涉改单位和县积极有序推进改革。同时,加强与组织、财政、人社、国资等部门的对接协调,积极做好涉改人员党组织关系接转、人事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障衔接、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形成改革工作合力,妥善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为按时完成改革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改革结束后,被撤销市直经营类事业单位在编涉改人员继续保留自收自支事业人员身份,并将其委托有关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和考核,按照有关政策和文件落实涉改人员在岗、在职期间的工资、绩效及相关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待遇;涉改单位的现有退休人员统筹外退休金仍按照原文件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执行。(毕节市委编办)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