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致富领头雁 昔日穷村焕新颜

——黔西县五里乡中心村村支书吴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

2021年01月05日09:55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从黔西县五里乡政府出发,向西南行驶5公里,便来到黔西与织金的交界处。河谷峭壁之间,风急水寒。五里乡中心村就在河面与悬崖的中间,目送着六冲河向下奔腾而去。

村口墙上的一行行大字格外醒目——“脱贫攻坚政策优,处处皆把项目筹。志为百姓增收广,发展畜禽养猪牛。党的政策惠民好,水电路讯尽全周……”

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吴杰,是五里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27年前,她离开贵阳嫁到这里,成了一名外来媳妇。

第一次跟着丈夫回中心村,让她永生难忘。“走破了鞋、走软了腿。”吴杰说。

那时的中心村不通路、不通电、基础设施落后,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

1997年嫁到中心村后,吴杰在五里乡化石小学当了10年代课教师,期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7年,中心村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乡亲们将吴杰选进了村支两委班子。她告别三尺讲台,成了中心村第一位女村干部。2012年她当选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

从当上村干部那天起,吴杰就有小康梦——努力让中心村的群众过上好日子。吴杰深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党支部书记,她从村支两委班子的思想作风、团队协作和服务能力入手,着力提升班子成员服务水平和战斗能力,不断提高两委班子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电,是点亮中心村发展的第一步。1997年,中心村通电,但仅能用于照明。为了进行农网改造,吴杰带着全村干部群众肩背手抬电线杆,将通明的电从山外“抬进了”中心村。

电足了,修路被提上议事日程。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吴杰带着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修筑小康路。从打通毛路到加宽公路,中心村不仅连通了出山路,还成了路边村,黔西到织金的公路穿村而过。

抓住这一机遇,吴杰带着村支两委在产业上谋篇布局。依托河谷地带优势,中心村发展起了玛瑙红樱桃等经果林1000余亩,并因地制宜种植高粱、脱毒马铃薯等2000余亩,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心村不仅实现全村贫困户脱贫摘帽,还成了“小康建设示范村”“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生态建设示范村”,2020年,中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万元。依托浓厚的布依文化,村里规划建设旅游设施,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27年时间里,吴杰从一个外来媳妇变成了村子的“领头雁”,先后获得“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在吴杰的带领下,中心村已然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正如她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公交开到布依寨,农家户户耸高楼。喜看五里新天地,中心早富美春秋。”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